高粱自交系甲株高 1.6 m,自交系乙株高2.4 m,F1平均2.2 m,则这里F1表 现多基因的
A: 加性效应
B: 部分显性效应
C: 完全显性效应
D: 超显性效应
A: 加性效应
B: 部分显性效应
C: 完全显性效应
D: 超显性效应
B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由显性效应和上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A: 基因重组 B: 上位效应 C: 多基因假说 D: 显性效应 E: 基因的非加性效应
- 1
配合力的遗传基础包括 A: 加性效应 B: 显性效应 C: 超显性效应 D: 上位效应
- 2
基因的遗传效应包括( )。 A: 母体效应 B: 上位效应 C: 显性效应 D: 加性效应
- 3
经济杂交利用的基因效应有 A: 非加性效应 B: 加性效应 C: 显性效应 D: 上位效应
- 4
产生越亲遗传的主要原因是()。 A: 基因重组 B: 上位效应 C: 多基因假说 D: 显性效应 E: 基因的非加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