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中,不成立共同犯罪,对行为人分别处理的有( )
A: 甲和乙看到山下没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推下,结果造成在山下一片草窝里休息的放羊小孩死亡
B: 甲是窃车贼,窃得多辆高档自行车,乙得知后代为销售
C: 甲教唆乙去盗窃,乙未实施盗窃,但将被害人强奸
D: 甲(15周岁)依照乙(16周岁)的教唆实施拦路抢劫
A: 甲和乙看到山下没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推下,结果造成在山下一片草窝里休息的放羊小孩死亡
B: 甲是窃车贼,窃得多辆高档自行车,乙得知后代为销售
C: 甲教唆乙去盗窃,乙未实施盗窃,但将被害人强奸
D: 甲(15周岁)依照乙(16周岁)的教唆实施拦路抢劫
A,B,C
举一反三
- 下列情形中,不成立共同犯罪,对行为人分别处理的有:( ) A: 甲和乙看到山下没有人,将一块大石头推下,结果造成在山下一片草窝里休息的放羊小孩死亡 B: 甲要杀丙,乙悄悄将房门锁上,致使丙无法逃脱而被杀死,甲对此并不知情 C: 甲教唆乙去盗窃,乙实施盗窃的同时将被害人强奸 D: 甲乙系网友,甲向乙发信邀请乙一块实施犯罪,乙没有回复
- 下列选项中,不存在共同犯罪的是 A: 甲乙看到山下无人,推下一块大石头,结果导致山下一位深草中玩耍的孩童死亡 B: 甲声称要抢劫乙,丙得知后悄悄将乙防身用的甩棍偷走,致使乙无法防卫遭到抢劫 C: 甲和乙共谋入户盗窃,在盗窃过程中,乙见色起意,对被害人进行强奸 D: 惯偷甲邀请惯偷乙入伙一起抢劫,被乙直接拒绝
- 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教唆乙入户抢劫,但乙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 甲为乙入户盗窃望风,但乙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甲是盗窃罪的共犯。 C: 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 D: 甲明知乙已经结婚,仍与其领取结婚证。甲构成重婚罪。
- 甲16周岁生日当天与乙(15周岁)约定次日凌晨4点钟一起盗窃。甲窃得300元,乙窃得5000元,两人随后对半分赃。虽然乙不成立犯罪,但甲成立盗窃罪(数额5300元)
- 甲(20周岁)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A: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 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 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内容
- 0
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 A: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 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 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 1
甲教唆15周岁的乙实施盗窃,乙按照甲的教唆盗窃了一辆价值1万元的摩托车。对此案的正确处理是()。 A: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主犯,乙是从犯 B: 甲与乙共同构成盗窃罪,甲是教唆犯,乙是实行犯 C: 甲构成教唆罪,乙构成盗窃罪 D: 甲单独构成盗窃罪
- 2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 甲以抢劫故意、乙以故意共同对丙实施暴力,即使甲、乙的故意内容和成立的罪名不同,甲、乙仍然成立共犯 B: 甲邀乙一起去杀害丙,但事后证明乙没有责任能力,由于甲没有支配、控制乙的行为,不成立间接正犯,而是与乙成立共犯 C: 甲(16周岁)为乙(15周岁)盗窃望风,乙窃得1万元的,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犯关系。对甲的处罚才能做到罪刑相适应 D: 甲欲改装抢劫所得的汽车,知道真相的乙给了甲一套工具,甲随后改装该车,虽然甲不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但甲、乙仍然成立共犯
- 3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甲乙的行为( )
- 4
下列构成共同犯罪的是()。 A: 甲教唆13岁的乙盗窃,盗窃来的财物二人平分 B: 甲教唆乙去杀害丙,乙却强奸了丙 C: 甲教乙一种诈骗的方法,乙用该方法,果然骗得大量现金 D: 甲教唆乙去放火烧毁一幢房子,乙正欲点火时主人来了,乙迅速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