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n阶矩阵\(A,B,C,D\)满足\(ABCD=I\),则 A: \((CB)^{-1} = CDADAB\) B: \((CB)^{-1} = DA\) C: \((CB)^{-1} = AD\) D: \((CB)^{-1} = DABCDA\)
设n阶矩阵\(A,B,C,D\)满足\(ABCD=I\),则 A: \((CB)^{-1} = CDADAB\) B: \((CB)^{-1} = DA\) C: \((CB)^{-1} = AD\) D: \((CB)^{-1} = DABCDA\)
缓冲量(β)即缓冲能力,总浓度相同时,各组分浓度比(ca:cb≈1)越接近 1 : 1 ,β越大
缓冲量(β)即缓冲能力,总浓度相同时,各组分浓度比(ca:cb≈1)越接近 1 : 1 ,β越大
已知线段AB上有两点C、D且AC∶CB=1∶5,CD∶AB=1∶3,则AC∶CD等于()。 A: 1∶2 B: 1∶3 C: 2∶3 D: 1∶1
已知线段AB上有两点C、D且AC∶CB=1∶5,CD∶AB=1∶3,则AC∶CD等于()。 A: 1∶2 B: 1∶3 C: 2∶3 D: 1∶1
逻辑“与”关系的运算式为D=A•B•C,当()时,D=1。 A: AA=B=1,C=0 B: BA=C=1,B=0 C: CB=C=1,A=0 D: DA=B-C=1
逻辑“与”关系的运算式为D=A•B•C,当()时,D=1。 A: AA=B=1,C=0 B: BA=C=1,B=0 C: CB=C=1,A=0 D: DA=B-C=1
某墨卡托海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20°N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A,10°N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B,则 。 A: CA>CB B: CB>CA C: CA= CB D: 无法比较
某墨卡托海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20°N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A,10°N纬线的局部比例尺为CB,则 。 A: CA>CB B: CB>CA C: CA= CB D: 无法比较
有A、B二张墨卡托图,A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B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2mm,则A图的基准比例尺CA(20ºN)与B图的基准比例尺CB(10ºN)之间的关系为: A: CA一定是CB的2倍 B: CB一定是CA的2倍 C: CA与CB相等 D: 以上均错
有A、B二张墨卡托图,A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B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2mm,则A图的基准比例尺CA(20ºN)与B图的基准比例尺CB(10ºN)之间的关系为: A: CA一定是CB的2倍 B: CB一定是CA的2倍 C: CA与CB相等 D: 以上均错
有A、B二张墨卡托海图,A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B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2mm,则A图的基准比例尺CA(20°N)与B图的基准比例尺CB(10°N)之间的关系为 。 A: CA一定是CB的2倍 B: CB一定是CA的2倍 C: CA与CB相等 D: 以上均错
有A、B二张墨卡托海图,A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1mm,B图上1′经差的图长为2mm,则A图的基准比例尺CA(20°N)与B图的基准比例尺CB(10°N)之间的关系为 。 A: CA一定是CB的2倍 B: CB一定是CA的2倍 C: CA与CB相等 D: 以上均错
利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在某一步计算中,得到了的单纯形表部分如下,则 Cj 2 3 0 0 CB XB b x1 x2 x3 x4 2 x1 1 1 0 4 -1 3 x2 -2 0 1 -2 1 σj 0 0 -2 -1
利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在某一步计算中,得到了的单纯形表部分如下,则 Cj 2 3 0 0 CB XB b x1 x2 x3 x4 2 x1 1 1 0 4 -1 3 x2 -2 0 1 -2 1 σj 0 0 -2 -1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o,AC=1,CB=,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
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o,AC=1,CB=,侧棱AA1=1,侧面AA1B1B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B1C1的中点为M.
某max型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目标系数为(1 5 2 6 0 3). 模型的单纯形矩阵经过一系列迭代,化为如下最优典式: 0 3 0 1 1 3 | 6 1 0 0 0 6 -1 | 3 0 -1 1 0 1 -1 | 1 0 -2 0 0 -4 -1 | -10则可知最优解中基变量对应的目标系数向量CB为 ( ) A: (6 1 2) B: (4 1 3) C: (1 2 6) D: (0 4 1)
某max型线性规划标准型的目标系数为(1 5 2 6 0 3). 模型的单纯形矩阵经过一系列迭代,化为如下最优典式: 0 3 0 1 1 3 | 6 1 0 0 0 6 -1 | 3 0 -1 1 0 1 -1 | 1 0 -2 0 0 -4 -1 | -10则可知最优解中基变量对应的目标系数向量CB为 ( ) A: (6 1 2) B: (4 1 3) C: (1 2 6) D: (0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