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古人以夜半为中心,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也就是以夜半(子时)为三更,前后各有两更。现在常说的“半夜三更”本是指夜半子时,即11点至1点。()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br/>) 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 凌晨1点至3点 D: 24点 <br/>戌时<br/>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19-21点 <br/>亥时<br/>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21-23点 <br/>子时<br/>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23-1点 <br/>丑时<br/>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1-3点 <br/>寅时<br/>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3-5点 <br/>子时——夜半三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br/>) A: 21点至23点 B: 23点至凌晨1点 C: 凌晨1点至3点 D: 24点 <br/>戌时<br/>黄昏 一更 一鼓 甲夜19-21点 <br/>亥时<br/>人定 二更 二鼓 乙夜21-23点 <br/>子时<br/>夜半 三更 三鼓 丙夜23-1点 <br/>丑时<br/>鸡鸣 四更 四鼓 丁夜1-3点 <br/>寅时<br/>平旦 五更 五鼓 戊夜3-5点 <br/>子时——夜半三更又称午夜,过了午夜,则进入下半夜。
下列有关“三更半夜”中“三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更约等于现在的一个小时 B: 古人将夜晚划分为12更 C: “三更”大致是指晚上九时 D: “三更”也可以叫作“三鼓”
下列有关“三更半夜”中“三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每更约等于现在的一个小时 B: 古人将夜晚划分为12更 C: “三更”大致是指晚上九时 D: “三更”也可以叫作“三鼓”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 A: 17时—19时 B: 19时—21时 C: 21时—23时 D: 23时—1时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 A: 17时—19时 B: 19时—21时 C: 21时—23时 D: 23时—1时
京剧《文昭关》中,伍员唱段“一轮明月照窗前”,大锣演奏( )更。 A: 亮更 B: 二更 C: 三更 D: 一更
京剧《文昭关》中,伍员唱段“一轮明月照窗前”,大锣演奏( )更。 A: 亮更 B: 二更 C: 三更 D: 一更
现在时间的凌晨1点至3点,按古代的五更计算是()。 A: 一更 B: 二更 C: 三更 D: 四更
现在时间的凌晨1点至3点,按古代的五更计算是()。 A: 一更 B: 二更 C: 三更 D: 四更
《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温庭筠 C: 李煜 D: 元好问
《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的作者是()。 A: 苏轼 B: 温庭筠 C: 李煜 D: 元好问
子时就是三更。 ( )
子时就是三更。 ( )
夜半子时指的是
夜半子时指的是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 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A: 黄花 B: 芭蕉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 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A: 黄花 B: 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