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氯氟烃是怎样破坏臭氧层的?
  • 氟里昂进入平流层后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释放出一个氯原子:CCl3F+hv→CCl2F+Cl。这个释放出的氯原子,用数个月的时间通过催化反应,就可以使10万个臭氧分子消失。首先,氯与臭氧反应,生成氧化氯自由基:Cl+O3→ClO+O2,自由基ClO非常活泼,与同样活泼的氧原子反应,生成氯和稳定的氧分子:ClO+O→Cl+O2。释放出的氯原子又和臭氧产生反应,因此,氯原子一方面不断消耗臭氧,另一方面却又能在反应中不断再生,形成催化反应。但是注意到,进入平流层还有其它微量气体,例如甲烷(CH4)和二氧化氮(NO2),氯原子和它们分别作用产生氢氯酸(HCl)和硝酸氯(ClONO2),这些物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会释放出氯原子,称为「氯贮存物质」,阻断了氯原子再生功能,在臭氧分解反应方面氯原子不再具有催化功能。单纯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氟里昂对臭氧的破坏有限。三水硝酸极地平流层云不仅把氯贮存物质吸收到颗粒的界面上,并且产生化学反应,释放氯气:ClONO2+HCl→Cl2+HNO3。一旦9月来临,南极春季阳光普照,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活泼的氯气被分解成两个氯原子:Cl2+hv→Cl+Cl。由于生成三水硝酸消耗大量的氮氧化物,并且三水硝酸极地平流层云的冰粒界面产生氢氯酸和硝酸氯的化学反应,既消耗氯贮存物质又消耗它的生成物质。氯原子和臭氧分子产生的氧化氯自由基没有反应物,自行结合成二聚物ClOOCl,在紫外线照射下这个二聚物很快分解成两个氯原子,再次开始分解臭氧的反应。

    内容

    • 0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 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 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 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臭氧

    • 1

      破坏臭氧的污染物主要有( )。 A: 氮氧化物 B: 氯氟烃 C: 二氧化硫 D: 一氧化碳

    • 2

      下面不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A: 氯氟烃 B: 哈龙 C: 二氧化碳 D: 溴甲烷

    • 3

      臭氧层耗竭是指高空()近臭氧密集层中臭氧被损耗、破坏而稀薄的现象。 A: 10千米 B: 15千米 C: 20千米 D: 25千米

    • 4

      关于臭氧层破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B: 臭氧层的破坏将使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辐射量将增加 C: 臭氧层出现在南极上空是因为南极地球的污染最严重 D: 臭氧层破坏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