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发热阈值因疟原虫种、株,患者的免疫力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而言,间日疟原虫为()个原虫/μl血,恶性疟原虫为500~1300个原虫/μl血。
A: 10-50
B: 10-100
C: 10-500
D: 10-1000
A: 10-50
B: 10-100
C: 10-500
D: 10-1000
举一反三
- 疟疾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以下不属于疟疾原虫种类的是()。 A: 间日疟原虫 B: 蛋形疟原虫 C: 三日疟原虫 D: 卵形疟原虫 E: 恶性疟原虫
- 不寄生在细胞内的原虫是() A: 间日疟原虫 B: 恶性疟原虫 C: 杜氏利什曼原虫 D: 溶组织内阿米巴 E: 刚地弓形虫
- 下列虫种中免疫特点为伴随免疫的寄生虫是() A: 日本血吸虫 B: 间日疟原虫 C: 丝虫 D: 杜氏利什曼原虫 E: 痢疾阿米巴原虫
- 疟原虫的致病机理中正确的是 A: 典型疟疾的周期性发作与疟原虫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不一致 B: 原虫密度达发热阈时引起发热 C: 原虫释放外毒素引起 D: 原虫侵袭体温调节中枢引起 E: 恶性疟引起凶险发作的原因是由于其致癌性
- 血涂片所见的病原体是(单选题): A: 刚地弓形虫包囊 B: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C: 间日疟原虫滋养体 D: 恶性疟原虫环状体 E: 三日疟原虫配子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