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万米高空产生的μ介子在其自身坐标系中的平均寿命为2.2微秒,在地面观测站能够接收到该介子,这一实验说明
A: 介子运动的速度等于光的速度
B: 介子运动的速度大于4.5×10^9m/s
C: 地面接收到的介子一定来源于其他高度
D: 在地面上测量介子的平均寿命发生了时间膨胀效应
A: 介子运动的速度等于光的速度
B: 介子运动的速度大于4.5×10^9m/s
C: 地面接收到的介子一定来源于其他高度
D: 在地面上测量介子的平均寿命发生了时间膨胀效应
举一反三
- 某介子的固有寿命为s,速度为0.6c的该介子的寿命是s。
- 某介子的固有寿命为s,速度为0.6c的该介子的寿命是s。3afb1d522c5b6510e4044656275b1393.png
- 介子的固有寿命为2.6×10-8 s, 速度为0.6c的介子的寿命是
- 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的粒子,从它产生(事件1)到它衰变为 介子(事件2)经历的时间即是它的寿命,已测得静止 介子的平均寿命 .某加速器产生的 介子以速率 相对于实验室运动.求 介子衰变前在实验室中通过的平均距离.
- π+介子是一不稳定粒子,平均寿命是2.6×10-8s(在它自己的参考系中测量).(1)如果此粒子相对于实验室以0.8c的速度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量的π+介子寿命为多长?(2)π+介子在衰变前运动了多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