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升
B: 下降
C: 持平
D: 无法确定
举一反三
-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4%,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3.0%,成为影响CPI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上涨会导致() A: 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 B: 居民会更愿意将收入存入银行 C: 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小 D: 居民消费层次与消费质量提高
- 以下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居民消费指数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B: 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 C: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 D: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能就全社会编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E: 利用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将名义工资转化为实际工资
- CPI上涨意味着居民的货币购买力。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 201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涨幅回落了0.5个百分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价格变动趋势产生的影响是() A: 居民的消费方式改变 B: 通货膨胀的压力减缓 C: 居民的消费支出减少 D: 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增强
- 下列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B: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 C: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 D: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能就全社会编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E: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消费价格指数
内容
- 0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 )。 A: 上涨1.5% B: 上涨5% C: 上涨1% D: 下降1.5%
- 1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是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下面关于CPI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哪一项() A: CPI上涨,意味着实际工资的上涨,物价上涨,股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B: CPI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物价上涨,股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C: CPI上涨,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物价上涨,股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 D: CPI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物价上涨,股价上涨,货币购买力提高;
- 2
以下关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居民消费指数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指数 B: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 C: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货币购买力则下降 D: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能就全社会编制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E:
- 3
三、根据下面的文字材料,回答问题。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1%。其中,城市上涨6.8%,农村上涨7.7%;食品价格上涨18.2%,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8.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6%。从月份比看,本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即2007年12月)上涨1.2%。从八大类别看,1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2%。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1%。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1%。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1.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3%。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1%。 家庭设备用品价格占所有服务类价格的比例是:() A: 83% B: 78% C: 69% D: 62%
- 4
201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