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的创作有哪些转变?
1.《生死场》是左翼小说代表作,主题侧重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人民从挣扎到反抗的经历,内容主要包含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两个方面。2.《呼兰河传》探索散文化的小说风格,主题侧重回忆东北小城生活,内容包括对童年生活经验的回顾和普通市民生活命运的描述。3.两部小说从形式、主题、内容等方面呈现的重点不同,体现萧红从30年代到40年代创作的转变。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下面哪些是萧红的作品( )。 A: 《生死场》 B: 《小城三月》 C: 《呼兰河传》 D: 《二马》
- 1
萧红的作品有() A: 《八月的乡村》 B: 《生死场》 C: 《呼兰河传》 D: 《马伯乐》
- 2
下列哪些属于萧红的作品?( ) A: 《生死场》 B: 《呼兰河传》 C: 《死水微澜》 D: 《华威先生》
- 3
下列属于萧红作品的有( )。 A: 《呼兰河传》 B: 《生死场》 C: 《小城三月》 D: 《色戒》
- 4
以下不属于萧红的作品是( )。 A: 《弃儿》 B: 《呼兰河传》 C: 《生死场》 D: 《荷花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