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尊崇孔子为先圣,为孔子加封号为“文宣王”,下令太学建孔庙,春秋两季祭孔
举一反三
- 历史上祭孔始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为了悼念孔子而改建其旧居,供孔子牌位,岁时祭祀。封建帝王祭孔则始于()。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在学校中祭孔。()贞观四年则诏令进行全国性的祭孔。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加封孔子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后又封为“世袭衍圣公”;明嘉靖九年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加封孔子为“()”,把孔子的地位推上顶峰。清代()皇帝曾四次祭孔。
- 唐玄宗下诏在州县都设立孔庙,而后下令废除周公庙,以孔子为“先圣”,颜渊为“先师”,孔子升座南面,成为“素王”。
- 唐朝哪位皇帝诏封孔子为“先圣”,并谥为“文宣王”,孔子穿上王者的冠冕服饰,并有十哲侍列。
- 在中国历史上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孔子被奉为“文圣”、“万世师表”而备受尊崇,历朝多有加封,至清代顺治时期其封号达到极致,称为“()文宣先师”。
- ()等都属于历代帝王对孔子的称号。 A: 先师 B: 先圣 C: 文宣王 D: 大成至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