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带中钩是成语吗?关于公子小白和管仲的
“射带中钩”不是成语,“()()()钩”的成语只有2个:1、铁画银钩tiěhuàyíngōu【解释】画:笔画;钩:钩勒.形容书法刚键柔美.【出处】唐·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结构】联合式【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书法刚键柔美2、盗玉窃钩dàoyùqiègōu【解释】玉:贵物.钩:贱物.比喻一切大小窃取之事.【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吏条陈》:“盛宣怀不过邮传部大臣耳,倘使处于总协理大臣地位,则盗玉窃钩,何事尚不可为.”【结构】联合式【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偷盗
举一反三
- 管仲射小白那一箭,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忠义思想,算不算背义? A: 以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的身份,并且与鲍叔牙是结拜兄弟的角度看,箭射小白是尽忠;没射鲍叔牙是仗义,是忠义两全之举。 B: 是背信弃义,就算是各为其主,也应该寻求其他解决之道,比如跟鲍叔牙谈判; C: 忠义难以两全,这个时候继续支持公子纠或者看鲍叔牙面子投靠小白都说得过去; D: 管仲那一箭是骗人的,他故意射中带钩,演戏给公子纠看,实际上他是支持小白当国君的。
- “射带中钩”的典故直接涉及到的人物是____。 A: 齐桓公与鲍叔牙; B: 管仲与鲍叔牙; C: 齐桓公与管仲。
- 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请阅读下面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 管仲辅佐齐桓公,建立霸业,齐桓公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A: 公子小白 B: 公子光 C: 公子纠 D: 公子然
- 管仲先由鲍叔牙推荐了,做了二公子( )的老师,后又辅佐( )使齐国称霸于诸侯。 A: 诸儿,齐僖公 B: 纠,齐桓公小白 C: 小白,齐桓公纠 D: 诸儿,齐桓公小白
内容
- 0
中国大学MOOC: 管仲射小白那一箭,按照中国人传统的忠义思想,算不算背义?
- 1
“射带中钩”的典故直接涉及到的人物是____。
- 2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公子小白」的是()。
- 3
不为公子纠殉死的是管仲。
- 4
关于成语“鸡鸣狗盗”是来自于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