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主要表达:
A: 盛世危机
B: 佛塔高峻
C: 神话想象
D: 缅怀圣君
A: 盛世危机
B: 佛塔高峻
C: 神话想象
D: 缅怀圣君
举一反三
- 杜甫诗《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中的“诸公”有 A: 高适 B: 岑参 C: 储光羲 D: 薛据
-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也就是公元752年。杜甫当时在长安作为候补官员等待任命。慈恩寺塔就是现在西安的大雁塔。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二句出自杜甫的 A: 《又呈吴郎》 B: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C: 《兵车行》 D: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以“黄鹄”“随阳雁”分别比喻()。 A: 君王与大臣 B: 贤才与小人 C: 自己与友人 D: 君王与自己
- 在唐代诗人登大慈恩寺的作品中,《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是最有政治预见性和关怀性的一篇佳作,此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