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堤防、护岸绿化工作,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河道水域环境。堤防、护岸的绿化应当采用对堤防工程和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的()。
A: 灌木植物
B: 本土植物
C: 水生植物
D: 树木花草
A: 灌木植物
B: 本土植物
C: 水生植物
D: 树木花草
举一反三
- 常用生态护岸技术主要包括( )。 A: 植物护岸 B: 绿化混凝土护岸 C: 生态浆砌石护岸 D: 水保植生毯护岸
- 堤防护岸工程基本形式有()。 A: 平顺护岸 B: 矶头护岸 C: 水上护岸 D: 丁坝护岸 E: 水下护岸
- 堤防工程《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中,邻近堤防工程或与堤防工程形成整体的护岸控导工程,其管理范围应从护岸控导工程基脚连线起向外侧延伸( )m。 A: A30~50 B: B50~80 C: C50~100 D: D100~150
- 堤防护岸工程通常包括()和()两部分,水上与水下之分均指()而言,护岸工程的施工原则是()。
- 下列有关堤防护岸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堤防护岸工程通常包括水上护坡和水下护脚两部分 B: 护岸工程的施工原则是先护坡后护脚 C: 堤岸防护工程一般可分为坡式护岸(平顺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 D: 其水上护坡和水下护脚中的水上与水下之分均指枯水施工期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