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五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溢,砀山以东黄河两岸决口21处,黄河倒灌洪泽湖,高家堰决口34处,淹了淮、扬七个州县。黄河河道在清口以下到河口长三百余里严重淤积,河道、运道均遭破坏。当时康熙皇帝为了治理黄、运,于十六年调()为河道总督,担起治河重任。
A: 张戎
B: 郑国
C: 林则徐
D: 靳辅
A: 张戎
B: 郑国
C: 林则徐
D: 靳辅
D
举一反三
- 黄河下游河道开始改向南流,由淮入海是在()时期。到1855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又开始由()入海,入海点在山东利津。
- 清朝为了加强对黄河的治理,任命了专门管理黄河的最高行政长官,这一长官的名称是()。 A: 河道总督 B: 黄运总督 C: 河流总理 D: 直隶总督
- 清雍正年间,河南山东河道总督()著有《河防奏议》,提出“引流杀险”法治理黄河。 A: 郑国 B: 靳辅 C: 嵇曾筠 D: 朱之锡
- 2.《贾让治河三策》的上策提出的治河思想其本质是( ) A: 加固已有的黄河大堤; B: 疏通旧有的黄河河道; C: 在黎阳遮害亭附近挖开黄河堤,使河道取直,自然流入大海; D: 在黄河主干河道及支流开设水门,分减水涝时的黄河水量。
- 黄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 A: 1911 B: 1898 C: 1937 D: 1855
内容
- 0
黄河第五次改道形成的河道主要表现为: A: 夺海 B: 夺淮 C: 夺济
- 1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原因?
- 2
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
- 3
决口扇属于()亚相,心滩属于()亚相。 A: 河道、河道 B: 堤岸、河道 C: 堤岸、堤岸 D: 河道、堤岸
- 4
黄河为什么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