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节气直射点纬度节气夏至23?26?N夏至芒种19?31?N小暑小满15?37?N大暑立夏11?43?N立秋谷雨7?45?N处暑清明3?54?N白露春分0?秋分节气直射点纬度节气夏至23°26′N夏至芒种19°31′N小暑小满15°37′N大暑立夏11°43′N立秋谷雨7°45′N处暑清明3°54′N白露春分0°秋分1.该地的纬度为()A.3°26′NB.10°NC.20°ND.23°26′N2.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A.1B.2C.3D.4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A.春分至立夏B.小暑至处暑
举一反三
- 在一年的节气中,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雨水惊蛰清明芒种 B: 谷雨清明小满芒种 C: 夏至大暑立秋处暑 D: 白露秋分霜降立冬
- 下列24节气中,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立春,清明,小满,谷雨 B: 立夏,芒种,小暑,春分 C: 白露,秋分,霜降,寒露 D: 惊蛰,谷雨,立夏,小暑
- 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图5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该地纬度可能为() A: 10°N B: 10°S C: 50°N D: 50°S
- 二十四节气中,()在春分和谷雨这两个节气中。 A: 清明 B: 立夏 C: 小满 D: 夏至
- 在我国24节气中,“夏至”之后的两个节气是() A: 小满 B: 芒种 C: 小暑 D: 大暑 E: 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