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从“政治意义”和“法律意义”的角度如何对宪法进行界定?
  • (1)宪法的政治意义①从静态方面来看,宪法规范国家应设置何种机关来行使统治权力并界定各机关的权力。这涉及国家组织的权限界分以及公权力的合法性来源问题。②从动态方面来看,宪法同样提供了规范国家公权力的运作以及其他政治行为的程序规定,例如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法律的制定、行政与公权力的执行等。因此,宪法便将国家的政治行为导入一个已经事先设想而形诸文字的“秩序与形式的状态”之中。(2)宪法的法律意义①宪法节制各级法规(法律、行政命令等)与法理所形成的规范,与价值体系来规范国家的一切生活。②确定国家发展的方向。宪法“总纲”内的条文,使得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具备“恒定性”,不会因为日后负责国家政策的决定者之更替,而变更了国家权力追求的理想路线,例如宪法的人权保障、国家权力的组织与界限之规定。③宪法的价值判断条款可以积极地促进国家整体秩序的安定性与稳定性。

    内容

    • 0

      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法律形态() A: 经济意义 B: 法律意义 C: 政治意义 D: 文化意义

    • 1

      如何理解法律文化建设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 2

      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马克思从( )上作了区分。 A: 道德意义 B: 政治意义 C: 经济意义 D: 法律意义

    • 3

      以修正案方式对宪法进行修改的意义。

    • 4

      如何认识中国革命的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