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0
    ”雅郑之辨“源于孔子的两个观点
    A: 郑声淫
    B: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C: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D: 恶郑声之乱雅乐
  • A,B,D

    内容

    • 0

      孔子厌恶郑声的原因是()。 A: 郑声浮靡不正派 B: 郑声太严肃 C: 郑声太庄重 D: 郑声太刻板

    • 1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出自() A: 《孝经》 B: 《论语·阳货》 C: 《论语·卫灵公》 D: 《孟子·告子上》

    • 2

      ‌朱熹对《女曰鸡鸣》的评价是‎ A: 读之使人有不知手舞足蹈者 B: 郑卫之乐,皆为淫声 C: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D: 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3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出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

    • 4

      “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以上文献中,“乱雅乐”是指: A: 冲击雅乐的正统地位 B: 冲散雅乐表演时的队列 C: 干扰雅乐的纯正面貌 D: 扰乱雅乐演出时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