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尊像画中的佛弟子像,北朝时期,主要作为佛的胁侍出现在佛说法图中。
举一反三
- ( )时期,是敦煌尊像尊像画的产生期,说法图以佛为主体,周围围绕佛弟子、天龙八部等神众,构成了佛教世界的宏大场面。
- 敦煌尊像画中的七佛像,最早绘于西汉时期。壁画上七佛一字横排,佛结跏跌坐,须弥座和莲花座,着通肩袈裟,作说法印,两侧胁侍菩萨。
- 敦煌尊像画中的十方诸佛像。根据榜题可确知十方佛出现在中晚唐。
- 尊像画包括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以及( )等诸天护法神的尊像。 A: 各种菩萨、声闻、佛弟子、与天龙八部 B: 三世佛、七世佛、千佛 C: 释迦牟尼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释迦多宝并坐像 D: 说法图、说法像
- 五代、宋时期,绘有佛弟子像的24窟,沙洲、回鹘和西夏时石窟内绘有佛弟子像,数量不等。表现十大弟子的题材逐渐减少,至元代,不再绘制佛弟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