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29
    中国为什么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发展工业,一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另一方面是要建设新的工业。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而且,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有很强的依赖性,不可避免地要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在帝国主义对华封锁的情况下,民族资本由于向外发展的渠道被阻断,就更加重了它对国家和国营经济的这种依赖性。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土地改革以后,农业生产摆脱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一个时期有过相当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实行在土地私有基础上的个体经营,这种发展又受到很大的限制。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期受到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的严密封锁和遏制。中国不但不可能从资本主义大国得到什么援助,而且连进行普通的贸易和交往都很困难。当时只有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的国家同情中国。只有苏联能够援助中国。这种国际环境,也是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基本因素之一。总之,中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事件就是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是十分必要的、完全正确的。

    内容

    • 0

      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B: 资本主文国家的封锁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情和援助 C: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D: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

    • 1

      中国着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包括()

    • 2

      从1953年开始,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 A: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 B: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C: 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D: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 3

      1953年开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为什么会同时进行

    • 4

      建国以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