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社会末期,在偶然的物物交换中,一袋米可以换两只羊,或用公式表示:1袋米=2只羊。在这个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 一袋米和两只羊的使用价值的质不同,但其量相等
B: 羊的价值通过米表现出来
C: 一袋米的价格和两只羊的价格相同
D: 二者交换是个偶然的行为
A: 一袋米和两只羊的使用价值的质不同,但其量相等
B: 羊的价值通过米表现出来
C: 一袋米的价格和两只羊的价格相同
D: 二者交换是个偶然的行为
举一反三
- 5天吃了一袋米的16,平均每天吃这袋米的___,这袋米共可吃___天.
- (1)妈妈买来一袋米,第一个星期吃了这袋米的30%,第二个星期吃了3千克,这时正好吃了这袋米的一半,这袋米原来有多少千克?
- 假定一只羊换两把斧子,用公式表示:1只羊=2把斧头。这一阶段说明 A: 一只羊和两把斧头的价值相等,两把斧头是一只羊的交换价值 B: 羊和斧头都可以用来交换,它们的价格相等 C: 羊和斧头都有使用价值,他们的使用价值相等 D: 使用价值表现为羊,价值表现为斧头,使用价值和价值相等
- 在“两只羊一三把斧头一两只羊”的交换关系中,三把斧头充当了()。 A: 金钱 B: 资本 C: 货币 D: 等价物
- 如果交换等式为1袋米=2只羊,那么: A: 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1只羊 B: 养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4只羊 C: 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和养羊的劳动生产率各提高一倍,其等式为1袋米=2只羊 D: 生产米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养羊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倍,其等式为1袋米=6只羊 E: 不管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始终都是1袋米=2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