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作者发出这一叹息的背景之一是( )
A: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C: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D: 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A: A.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B: 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C: 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
D: 中国代表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
举一反三
-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载文曰:“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这句话针对的是______。 A: 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 日本强行租借胶州湾 C: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受挫 D: 《九国公约》的签订
-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警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 德国强租胶州湾 B: 巴黎和会决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C: 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 D: 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
-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该宣言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 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署“二十一条” B: 1919年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的失败 C: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D: 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
- 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集会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这里的“和约”指的是() A: 《九国条约》 B: 《凡尔赛条约》 C: 《四国条约》 D: 《善后借款合同》
-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在中国历史的紧要关头,五四爱国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全国各地人民闻风而动,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