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______ 本义:改变、更换。如本课“后忽更疏懈”。______ 引申义:A旧时夜间报时的单位,如三更、五更。B另外______ 读去声,如本课“并求更选使使西域”—再、又。如“更上一层楼”。______ 假借为“经”,经历。______ 假借为“庚”,继续。
举一反三
-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下列对“更”理解正确的是 A: “更正”中“更”读gèng,表示改变,改换。 B: “少不更事”中“更”读gèng,表示经历。 C: “一更”中“更”读gēng,表示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D: “更上一层楼”中“更”读gēng,表示愈加,再。
- 须:______ 本义:胡须。______ 引申义:兽的须。______ 假借义:等待如本课“可须夜鼓声而发”—需要—必要、应当______
-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一夜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更报时。“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时间为()。 A: 17时—19时 B: 19时—21时 C: 21时—23时 D: 23时—1时
-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______ 古今字假借为其他用途,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正→征”“队→坠”“或→域”。______ 古字用于表示引申义,又为它的本义造今字。如“责→债”“益→溢”“景→影”。______ 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引申义造今字。如“解→懈”“家→嫁”“支→肢”“道→导”。______ 古字用于表示本义,又为它的假借义造今字。如“辟→避”“厌→餍”“与→欤”。
- 《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例中“发”表示的是()。 A: 间接引申义 B: 假借义 C: 直接引申义 D: 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