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具体事项[大约7个]
(1)甲公司于20×8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于利用现有主要产品(T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换代产品(S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甲公司自20×8年2月起大幅减少了T产品的产量,并于20×8年3月终止了T产品的生产和销售。S产品和T产品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约2%。由于S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且设计新颖,其平均售价比T产品高约10%。
资料二:财务资料[表格]
年份
20×8年未审数
20×7年已审数[确定期望值]
产品
S产品
T产品
其他
产品
S产品
T产品
其他
产品
营业收入
32340
3000
20440
0
28500
18000
营业成本
27500
2920
19800
0
27200
15300
存货账面余额
2340
180
4440
0
2030
4130
减:存货跌价准备
0
0
0
0
0
0
账面价值
2340
180
4440
0
2030
4130
资料三:审计程序[大约6个]
(1)抽取一定数量的20×8年度发运凭证,检查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和记账凭证一致。
(2)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要求:
(1)[风险评估]针对资料一,结合资料二,指出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的哪些认定相关。
(2)[风险应对]针对资料三的实质性程序,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哪一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1)甲公司于20×8年初完成了部分主要产品的更新换代。由于利用现有主要产品(T产品)生产线生产的换代产品(S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良好,甲公司自20×8年2月起大幅减少了T产品的产量,并于20×8年3月终止了T产品的生产和销售。S产品和T产品的生产所需原材料基本相同,原材料平均价格相比上年上涨了约2%。由于S产品的功能更加齐全且设计新颖,其平均售价比T产品高约10%。
资料二:财务资料[表格]
年份
20×8年未审数
20×7年已审数[确定期望值]
产品
S产品
T产品
其他
产品
S产品
T产品
其他
产品
营业收入
32340
3000
20440
0
28500
18000
营业成本
27500
2920
19800
0
27200
15300
存货账面余额
2340
180
4440
0
2030
4130
减:存货跌价准备
0
0
0
0
0
0
账面价值
2340
180
4440
0
2030
4130
资料三:审计程序[大约6个]
(1)抽取一定数量的20×8年度发运凭证,检查日期、品名、数量、单价、金额等是否与销售发票和记账凭证一致。
(2)计算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存货账面价值比较,检查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
要求:
(1)[风险评估]针对资料一,结合资料二,指出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主要与哪些财务报表项目(仅限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的哪些认定相关。
(2)[风险应对]针对资料三的实质性程序,逐项指出上述实质性程序与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否直接相关。如果直接相关,指出对应的是哪一项识别的重大错报风险,并简要说明理由
举一反三
- W公司主要从事小型电子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销售以W公司仓库为交货地点。W公司日常交易采用自动化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和手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自20×6年以来没有发生变化。W公司产品主要销售给国内各主要城市的电子消费品经销商。A和B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W公司20×7年度财务报表。 资料一: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了解的W公司及其环境的情况,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1)在20×6年度实现销售收入增长10%的基础上,W公司董事会确定的20×7年销售收入增长目标为20%。W公司管理层实行年薪制,总体薪酬水平根据上述目标的完成情况上下浮动。W公司所处行业20×7年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是12%。 (2)W公司财务总监已为W公司工作超过6年,于20×7年9月劳动合同到期后被W公司的竞争对手高薪聘请。由于工作压力大,W公司会计部门人员流动频繁,除会计主管服务期超过4年外,其余人员的平均服务期少于2年。 (3)W公司的产品面临快速更新换代的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为巩固市场占有率,W公司于20×7年4月将主要产品(C产品)的销售下调了8%至10%。另外,W公司在20×7年8月推出了D产品(C产品的改良型号),市场表现良好,计划在20×8年全面扩大产量,并在20×8年1月停止C产品的生产。为了加快资金流转,W公司于20×8年1月针对C产品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降价促销,平均降价幅度达到10%。 (4)W公司销售的产品均由经客户认可的外部运输公司实施运输,运输由W公司承担,但运输途中风险仍由客户自行承担。由于受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7年的运输单价比上年平均上升了15%,但运输商同意将运费结算周期从原来的30天延长至60天。 (5)20×7年度W公司主要原料的价格与上年基本持平,供应商也没有大的变化,但由于技术要求发生变化,D产品所耗高档金属材料比C产品略有上升,使得D产品的原材料成本比C产品上升了3%。 (6)除了于20×6年12月借入的2年期、年利率6%的银行借款5000万元外,W公司没有其他借款。上述长期借款专门用于扩建现有的一条生产线,以满足D产品的生产需要。该生产线总投资6500万元,20×6年12月开工,20×7年7月完工投入使用。(假设不考虑利息收入) 资料二:A和B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所获取的W公司财务数据,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金额单位:万元 20×7 20×6 C产品 D产品 C产品 D产品 产成品 2000 1800 2500 0 存货跌价准备 0 0 主营业务收入 18500 8000 20000 0 主营业务成本 17000 5600 16800 0 销售费用-运输费 1200 1150 利息支出 300 25 减:利息资本化 250 25 净利息支出 50 0 要求:针对资料一(1)至(6)项,结合资料二,假定不考虑其他条件,请逐项指出资料一所列事项是否可能表明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如果认为存在,请简要说明理由,并分别说明该风险是属于财务报表层次还是认定层次。如果认为属于认定层次,请指出相关事项与何种交易或账户的何种认定相关。/js/editor20150812/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 甲股份有限公司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2年12月31日,该公司共有两个存货项目:甲产品和乙材料。乙材料是专门生产甲产品所需的原料。甲产品期末库存数量有15000件,账面成本为67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580万元。该公司已于20×2年5月18日与乙公司签订购销协议,将于20×3年8月23日之前向乙公司提供30000件甲产品,合同单价为0.05万元。为生产合同所需的甲产品,甲公司期末持有乙材料300公斤,用于生产15000件甲产品,账面成本共计400万元,预计市场销售价格为555万元,估计至完工尚需要发生成本230万元。预计销售30000件甲产品所需的税金及费用为130万元,预计销售库存的300公斤乙材料所需的销售税金及费用为30万元,则甲公司期末存货的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万元。 A: 45 B: 0 C: 35 D: 55
- 甲公司2004年9月10日与某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甲公司于2005年3月10日按每件1 500元的价格向某企业提供T产品120件。2004年12月31日甲公司还没有生产出来T产品,但已经持有生产T产品120件的原材料——A材料,其账面价值144 000元,市场销售价格为140 400元。将A材料加工成T产品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56 000元,T产品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每件0.6元,A材料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共计为50元。则z004年12月31日原材料——A材料的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A: 144 000 B: 140 400 C: 180 000 D: 20 072
- 某企业生产、销售乙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产销存情况: 表3-15资料 项目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期初存货(件) 生产数量(件) 销售数量(件) 期末存货(件) 0 50000 50000 0 0 60000 50000 10000 10000 64800 50000 24800 (2)成本及价格情况: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费2元/件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费1元/件 单位产品变动性制造费用0.50元/件 单位产品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1元/件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35000元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总额10000元 单位产品销售价格15元/件 要求: (1)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各月的单位成本、期间成本、销货成本、存货成本、税前净利。 (2)分析销量相同,哪种方法的利润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业绩? (3)6月份公司的生产销售策略如何?
- 假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它们在2000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A产品(产量T=20,价格P=2万元);B产品(产量T=50,价格P=8万元);C产品(产量T=40,价格P=6万元)。它们在2010年的产量和价格分别为A产品(产量T=30,价格P=3万元);B产品(产量T=60,价格P=10万元);C产品(产量T=50,价格P=8万元)。2000-2010年的GDP平减指数为( ) A: 104.77% B: 123.53% C: 160.29% D: 12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