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同时胜利论”意思相反,是否可以认为列宁否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同时胜利论”
  •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 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成功必须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为物质前提,因而提出“多国同时胜利”的设想,认为无产阶级革命不能单独地在一个国家内胜利, 而只能在一切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至少在欧美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英国、 德国、美国、法国等国同时胜利。作出这一判断也有雄辩的客观依据。因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世界性市场的形成,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经济上联系而导致的文化、观念以及社会意识各方面的联系也逐步加强。 特别是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组成了镇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国际联盟,迫使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反对自己的共同敌人。因此,各国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相互支持、一致行动,至少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才有可能获得胜利。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垄断使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资本主义同无产阶级的矛盾、 帝国主义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列宁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为依据,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新论断,这就是“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 。列宁的这一论断同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一样,也有雄辩的客观依据,这就是发达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空前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随之加深。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帝国主义战争不但会大大削弱帝国主义列强的力量, 而且会使它们镇压无产阶级革命的国际联盟破灭,从而给无产阶级革命造成非常有利的时机和条件。此外,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了各国革命条件的成熟程度也极不一致,使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可能在各国同时具备, 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就没有可能。相反,在帝国主义统治最薄弱、各种矛盾极为尖锐的地方,倒有可能形成革命的时机和条件,因而无产阶级革命完全有可能在这样的个别国家首先获得胜利。列宁的判断虽然表面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判断相反,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这是理论上的简单否定,甚至夸大为列宁与马恩存在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上的分歧。无论马恩还是列宁, 他们都站在无产阶级利益立场上,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着眼于当时客观情况作出判断,表明他们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完全一致的。而他们根据当时情况所作的个别判断, 其正确性是相对于特殊的历史条件而言, 当情况发生变化甚至巨大的变化而作出不同甚至相反的判断,是完全可能而且应该的,这并不否定他们思想理论上的一致性。因此,列宁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作出社会主义“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论断,不是对马恩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否定,而是重大发展。

    内容

    • 0

      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同时胜利论是错误的

    • 1

      以下关于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说法正确的是( )。

    • 2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毛泽东

    • 3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 B: 列宁 C: 斯大林 D: 毛泽东

    • 4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胜利论的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 B列宁 C: C斯大林 D: D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