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家的特点是“兼儒墨,合名法”
是
举一反三
-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 吕不韦组织食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因此,史称“杂家”。
-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 )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 “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指的是诸子百家中的哪 一家?代表者又是谁?
- 先秦诸子百家中,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的是农家;提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的是杂家;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墨家。( )
内容
- 0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 A: 道法之争 B: 儒道之争 C: 名法之争 D: 儒墨之争
- 1
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是魏晋玄学道家。
- 2
先秦的主要思想学派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去掉“杂家”,则为“九流”。
- 3
杂家养生说的核心特点?
- 4
什么叫双名法和三名法?举例说明双名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