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脂溶性、药效普适性等特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明令禁止使用。这一事例表明: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过程
举一反三
-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发明的杀虫农药DDT,因其药效稳定,一度在世界各国大量生产、使用,因此米勒于1948年获诺贝尔奖。但后来在使用DDT的实践中发现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生产和使用从哲学上看,这件事说明
- 关于DDT杀虫剂,下面不是事实的是() A: 1874年,德国人蔡德勒(Zeidler)首次合成了DDT。 B: 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Paul Hermann Muller)发现了DDT的杀虫功效。 C: 1948年德国人蔡德勒因DDT的合成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D: 1948年DDT作用的发现者米勒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 1982年我国对DDT、六六六已经禁止生产使用
- 环境中的DDT污染主要来源于有机磷农药的生产和使用。()
- 下列有关DDT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DT可通过控制蚊虫来控制斑疹伤寒 疟疾等疾病。 B: 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了DDT的杀虫活性。 C: DDT是第一个大量应用的有机合成农药。 D: DDT是一种容易在环境中积累的不易降解的农药。
内容
- 0
瑞士科学家Mǖller因为合成DDT而于194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 1
历史上被错颁的诺贝尔奖包括: A: 1949年因“脑白质切除术”而获得的诺奖。 B: 1926年因“寄生虫致癌说”而获得的诺奖。 C: 1948年因发明DDT而获得的诺奖。 D: 2007年因“基因打靶技术”而获得的诺奖。
- 2
DDT在20世纪哪个时代开始被广泛使用?( )
- 3
由于人类大量使用DDT使得DDT大量进入海洋,并积累在很多生物体内,你认为下列生物体内DDT含量较高的是 A: 浮游植物 B: 鱼 C: 小虾 D: 鸟
- 4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DDT被禁止使用的原因是( )。 A: 在环境中代谢慢,有生物富集作用 B: 抗药性 C: 毒性大 D: 药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