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梁受力如图示,已知F=300N,M=100Nm,则A处的约束力为 N,B处的约束力为 N.
举一反三
- 在图示连续梁中,已知q,M,a及θ,不计梁的自重,则A处的约束力为 。
- 水平梁的支承和载荷如图(a),(b)所示.已知力F,力偶的力偶矩M和均布载荷集度q.求支座A,B处的约束力。
- 图示平面结构由四根无重杆组成,铅直力F=40kN,均布力q=10kN/m,力偶矩M=40kN.m,尺寸如图所示。求:A,B处的约束力,杆1,2受力。
- 外伸梁结构及受力情况如图,则支座B处的约束力大小为( )。[img=388x146]1803510a4fd5c11.jpg[/img]
- 如图曲杆AC、BC在C处铰接,B为固定铰链。若将图示作用于D点的力P沿作用线平移到D′点,则有 [img=465x213]1803b3e16d5ffd5.png[/img] A: A、B处的约束力都将改变; B: A处约束力不变,B处约束力将改变; C: A处约束力将改变,B处约束力不变; D: A、B处的约束力都不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