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轮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椅座位高度应为坐下时足跟至胭窝的距离
B: 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
C: 靠背越高,越稳定
D: 座位太短时,体重主要落在坐骨上
E: 对髋膝屈曲痉挛的患者,应使用短座位较好
A: 轮椅座位高度应为坐下时足跟至胭窝的距离
B: 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抬,易感疲劳
C: 靠背越高,越稳定
D: 座位太短时,体重主要落在坐骨上
E: 对髋膝屈曲痉挛的患者,应使用短座位较好
A
举一反三
- 关于轮椅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轮椅座位高度应为坐下时,足跟至腘窝的距离 B: 靠背越高越稳定 C: 座位太短时,体重主要落在坐骨上 D: 对髋膝屈曲痉挛的患者,应使用短座位较好 E: 座椅扶手过高,上臂会被迫上治,容易疲劳
- 关于轮椅座位高度说法正确的有() A: 座位高度应为足跟至腘窝的距离 B: 座位高度一般为40-45cm C: 座位太高,轮椅不宜推入至桌面下 D: 座位太低,患者的坐骨结节受压太大
- 轮椅座位高度应为足跟至腘窝得距离加上
- 5.关于轮椅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 轮椅座位宽度应该是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5cm B: 轮椅座位长度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 C: 轮椅座位高度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窝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座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D: 轮椅坐垫为了舒适和防止压疮,座上应放坐垫,可用泡沫橡胶(5~10cm厚)或凝胶垫子。为防止座位下陷可在坐垫下放一张0.6cm厚的胶合板 E: 轮椅靠背越高越好
- 关于轮椅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坐下时双髋之间的距离,再加上5cm,即轮椅座位的最佳宽度 B: 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距离是轮椅座位的最佳长度 C: 坐好后,足跟至腘窝的距离加4cm D: 脚踏板板面至少离地5cm E: 为预防压疮,可在座位上放置座垫
内容
- 0
有关该患者选择轮椅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双大腿与扶手之间应2.5cm的间隙 B: 轮椅坐位的长度应为患者坐位时腘窝到臀的长度减6.5cm C: 轮椅靠背高度应为座面至肩部的距离 D: 轮椅坐位高度应为患者坐在轮椅中双下肢放于脚踏板上时,足跟至腘窝的距离加4cm E: 轮椅座上应加用凝胶等软垫 F: 扶手高度: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加2.5cm
- 1
下列哪项不属于轮椅尺寸的选择 A: 座位高度 B: 座位宽度 C: 座位长度 D: 轮椅重量 E: 靠背高度
- 2
有关该患者选择轮椅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双大腿与扶手之间应2.5~4cm的间隙 B: 轮椅坐位的长度应为患者坐位时腘窝到臀的长度减6.5cm C: 轮椅靠背高度应为座面至肩部的距离 D: 轮椅坐位高度应为患者坐在轮椅中双下肢放于脚踏板上时,足跟至腘窝的距离加4cm E: 轮椅座上应加用凝胶等软垫
- 3
关于轮椅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坐下时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上5cm,即轮椅座位的最佳宽度 B: 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距离是轮椅座位的最佳长度 C: 座位高度以坐下是足尖着地为宜 D: 脚踏板板面至少离地5cm E: 为预防压疮,可在靠背上和座位上放置座垫
- 4
在为患者选择普通轮椅时,不需考虑的是( )。 A: 座位的宽度 B: 靠背的高度 C: 扶手的高度 D: 轮椅的可操作性 E: 坐垫的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