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Sanger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反应体系反应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加入的核苷酸单体包括dNTP和ddNTPB.低温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形成双链区C.沿着3ˊ-5ˊ的方向形成新链D.DNA聚合酶结合到DNA双链区上启动DNA的合成E.形成的新生链与模板完全互补配对
B: 加入的核苷酸单体包括dNTP和ddNTP
C: 低温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形成双链区
D: 沿着3ˊ-5ˊ的方向形成新链
E: DNA聚合酶结合到DNA双链区上启动DNA的合成
F: 形成的新生链与模板完全互补配对
A: 加入的核苷酸单体包括dNTP和ddNTPB.低温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形成双链区C.沿着3ˊ-5ˊ的方向形成新链D.DNA聚合酶结合到DNA双链区上启动DNA的合成E.形成的新生链与模板完全互补配对
B: 加入的核苷酸单体包括dNTP和ddNTP
C: 低温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形成双链区
D: 沿着3ˊ-5ˊ的方向形成新链
E: DNA聚合酶结合到DNA双链区上启动DNA的合成
F: 形成的新生链与模板完全互补配对
举一反三
- DNA的复制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 引物与模板退火形成双链区后,DNA聚合酶立刻结合到DNA双链区并启动DNA的合成 B: 在引物的引导下,聚合酶在模板链上沿3’-5’的方向移动 C: dNTP按照碱基配对原则,逐个连接在引物的3’-OH末端 D: 引物以5’-3’方向延伸并聚合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新生链
- DNA的复制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 引物与模板退火形成双链区后,DNA聚合酶立刻结合到DNA双链区并启动DNA的合成 B: 在引物的引导下,聚合酶在模板链上沿3’-5’的方向移动 C: ddNTP按照碱基配对原则,逐个连接在引物的3’-OH末端 D: 引物以5’-3’方向延伸并聚合成一条与模板链互补的DNA新生链
- 测序反应体系内,有关描述正确的有 A: 加入的核苷酸单体为2`脱氧核苷三磷酸 B: 沿着3`到5`的方向形成新链 C: 低温退火时,引物与模板形成新链 D: 新链与模板互补配对
-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PCR技术进行DNA扩增时两条链均按照前导链方式连续合成 B: 退火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 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 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所采用的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DNA复制的精确性主要是因为 A: 新合成的DNA链与模板链按碱基互补配对方式形成双螺旋结构 B: DNA聚合酶具有3'-5'外切酶活性 C: 脱氧核苷酸之间的氢键配对精确性高于脱氧核苷酸和核苷酸之间的配对 D: DNA聚合酶具有5'-3'外切酶活性 E: 细胞内具有错配修复系统,可使错配减少至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