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制宪权理论的意义
答:宪法制定权(简称制宪权)是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创造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一种权力。从抽象的角度来看,制宪权可以被看做一种价值体系,因而既包括制宪事实的力量,也包括使宪法正当化的权威与价值。 人民制宪权是指人民是制宪权的主体。人民制宪权理论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民制宪权理论是主权在民原则的直接体现人民制宪权意味着人民是制宪权的主体。制宪权主体是制宪权得以运行的首要因素。西哀耶士曾认为,只有国民才能构成制宪权主体。但在历史上,君主、少数者组织、一定团体等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了制宪权主体1791 年法国宪法虽规定了国民主权原则,但事实上主权由国王和国民共同行使在从君主主权向人民主权转化过程中, 只有国民中的一部分才能充当制宪权实际上的主体。人民成为制宪权主体是现代宪法发展的基本特点,这表明政治社会中人民的宪法地位。现代各国宪法中普遍规定,国民是制宪权主体。国民作为制宪权主体,表明了制宪权的来源与权力享有主体,但它并不意味着全体国民都直接参与制宪过程,具体行使制宪权实际参与制完过程的只是一部分国民或者经选举产生的代表。因此,享有制宪权主体与具体行使制宪权是不同的概念2)人民制权并不意味着由人民直接行使制宪权为了使制宪权的实现具体化,各国通常根据制宪的需要,成立各种形式的制宪机关。制宪机关依据民意行使制宪权,具体负责宪法的制定。实际行使制宪权的议会或代表机关一般是由国民经过选举而产生的。制宪议会不同于一般国会或民意机关,可不受旧宪法的约束,具有政治议会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成为制宪权主体,有权独立自主地行使制宪权。新中国的制宪权源于中国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事实,即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了制宪权的人民性与自主性1954年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制定的《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从严格意义上讲,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协曾实际行使了一定范围的制宪权,而这一制宪权基础又来源于政协广泛的代表性以及它被赋予的代表机关地位。制宪权行使的主体从人民政协转移到全国人大是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法制化的重要标志。实际行使制宪权的第一届全国人大,由普选产生的代表组成,即作为制宪权主体的人民,通过选举把制宪权赋予全国人大行使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20次会议,一致通过了制定宪法的决议,并决定成立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在宪法起草委员会上通过的宪法草案于1953年6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通过,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征求人民的意见。1954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宪权的唯一次行使,它体现了制宪权的民主性。
举一反三
- 如何理解制宪权属于人民?
- 下列关于制宪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制宪权通常由人民直接行使 B: 最早系统提出制宪权理论的是英国思想家洛克 C: 制宪权、修宪权和立法权属于同一层级的权力形态 D: 国民成为制宪权的主体是现代宪法的特点之一,为现代各国宪法所普遍承认
- 以下关于我国的制宪权、制宪主体、制宪机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 B: 全体人民直接行使制宪权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制宪权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
- 制宪权的界限指()。 A: 制宪权的边界 B: 制宪权的范围 C: 制宪权是一种受制约的权力 D: 制宪权的内容
- 制宪权的自律性指()。 A: 制宪权具有公共性 B: 制宪权不受本民族意志外的其它意志制约 C: 制宪权要服从制宪目的 D: 制宪权不可转让
内容
- 0
制宪权的性质是()。 A: 制宪权是一种创造的权力 B: 制宪权不属于国家权力 C: 制宪权是国家权力存在的前提 D: 制宪权是国家最高决定权
- 1
下列哪种关于制宪权、制宪主体、制宪机关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A: 制宪权在逻辑上先于国家 B: 制宪主体应该是国家主权的所有者 C: 制宪主体往往就是制宪机关 D: 制宪机关享有制宪权
- 2
什么是制宪权,制宪权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3
宪法的制定权属于( ) A: 人民 B: 公民 C: 人民的代表机关 D: 制宪议会
- 4
【单选题】按照宪法理论制宪权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下列关于我国制宪权主体或制宪机关的哪 一表述是正确的?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权主体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权主体其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制宪机关宪法起草委员会是它的具体工作机关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实际上是我国的制宪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