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对于1960年代初发生的“反应停事件”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停(沙利度胺)主要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反应
B: 反应停事件中,全世界发现的“海豹肢畸形”新生儿超过1万人
C: 当时该药品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美国等17个国家
D: 该药品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
A: 反应停(沙利度胺)主要用于治疗妊娠呕吐反应
B: 反应停事件中,全世界发现的“海豹肢畸形”新生儿超过1万人
C: 当时该药品流行于欧洲、亚洲(以日本为主)、美国等17个国家
D: 该药品最早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
举一反三
- 2012年8月31日德国西部城市施托尔贝格竖起了一尊铜像,铜像底座写着“纪念那些死去的和幸存的沙利度胺受害者”。这一年,是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50周年!上世纪50年代,德国一家制药商推出镇静剂反应停。该药品对减轻妇女怀孕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反应有效,于是迅速在多个国家推广。而此时,美国FDA一位叫弗兰西斯·凯尔西的审评员也在案头审查该产品的资料。他发现资料中有许多不确定的数据和其它问题,该药未被准许在美国上市。后来,使用该药品的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日本等先后发现了新生儿先天四肢残缺,即海豹婴儿。经科学证实,其罪魁祸首就是反应停。至此,全球已有近一万名左右因反应停引发的海豹儿出生。问题:该药害事件使你得到哪些关于药品注册管理的启发。
- 20世纪60年代初期,德国、日本等国家发生的沙利度胺(又名“反应停”)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是:() A: 肾功能衰竭 B: 海豹型畸胎 C: 严重过敏反应 D: 心衰
- 反应停事件(沙利度胺不良反应事件)是何种不良反应 A: 副作用 B: 毒性反应 C: 变态反应 D: 致畸反应 E: 特异质反应
- 欧洲反应停大量上市后发生海豹短肢畸形,反应停药物的销售与海豹短肢畸形的发生在时间间隔上约等于一个妊娠期。这符合病因判定标准中的哪一条
- “反应停”致海豹肢畸胎事件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