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的报业状况怎样?简述印度、韩国、新加坡目前的报业特点和主要报纸。
答:(1)亚洲国家独立后的报业状况①亚洲国家独立以后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很不相同,报业状况也不相同。有少数国家,如朝鲜、越南、蒙古(1990年前),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采取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它们的报业是以共产党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例如,朝鲜劳动党的中央机关报是《劳动新闻》,越南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为《人民报》,全国各级地方党组织都有各自的报纸,保持对全国舆论的指导。除了它们以外,多数国家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采用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政治体制。②但由于各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不同,这些非社会主义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有些国家独立后政局基本平稳,虽然有矛盾和局部震荡,但没有大的反复。它们的报业发展比较持续连贯,一般为改党报纸和商业报纸并存,其中有的国家商业报纸已居于主导地位,如新加坡、印度等。b.有些国家政局长期动荡,甚至出现大的反复,它们的报业难以持续发展,常随政局变化而大起大落。例如菲律宾1946年独立以后,报业一度颇为繁荣,至1972年时共有报刊116种。但是这一年9月总统马科斯实行军事管制,镇压反对派,除了他的亲信所办的少数几份报刊外,其他报纸几乎都遭到封闭或处罚,直至1986年2月他被赶下台后报业才恢复正常发展。c.有些国家长期处于高度集权或专制统治状态之下,议会机构形同虚设甚至被停止活动。它们的报业也受到严格的控制,报纸全为官方或执政党所办,即使有民办报纸也受到严格监督。例如缅甸有4500万人口,50年代末起长期由军人执政,全国只有6家报纸,而且都是在首都出版的官办报纸,新闻事业当然谈不上繁荣③从整体来看,亚洲多数国家独立后是在前进着的,特别是80年代以来,亚洲形势更趋稳定和开放,报业生存的环境逐步改善。自1975年至1985年,亚洲报纸的发行量已增长20%以上,可见本地区报业正在稳步发展(2)目前印度报业结构特点和主要报纸①特点a.种数很多,销量不大。b.语种繁多。c.出版地集中②主要报纸a.《印度时报》英文日报,1838年创办于孟买,原名《孟买时报》,周二刊,1859年改为日报,1861年起用现名。目前印度时报系共有41种报刊,总发行量280万份。其中用印地文出版的《新印度时报》发行量也有50多万份。b.《印度快报》英文日报,1940年在孟买创办,现在在孟买、新德里、马德拉斯等13个城市同时出版,每日总发行量51万份以揭露政府内幕消息闻名。目前印度快报系共有36种报刊,总发行量160万份,是印度最大的报团c.《印度斯坦时报》英文日报,1924年创刊,在新德里和巴特那两地出版,为比拉财团所有。印度斯坦时报系有13种报刊,总发行量100多万份,人民党上台后影响下降。d.《印度教徒报》英文日报,1878年由6位青年知识分子创办,一开始就表现出反殖民主义的倾向。初为周刊、三日刊,1889年改为每天出版的晚报,1904年改为日报。(3)目前韩国报业特点和主要报纸①特点世纪之交韩国有日报60家,其中全国性的10家,地方报纸38家,经济类报纸7家,外文报纸2家,体育报纸3家;期发行总量1800万份,千人平均394份。②主要报纸a,《朝鲜日报》全国综合性日报,1920年3月5日创刊,1940年8月被停办,1945年朝鲜光复后复刊,社址汉城。每周出180版,国内有大量分社和记者站,国外在中、美、日、法、德、俄等国设有记者站,因而国内外新闻内容丰富。发行量约为200万份b,《东亚日报》全国综合性日报,1920年4月1日创刊,1940年8月被停办,1945年光复后复刊,社址汉城。每周出120版。国内有几十家分社和记者站,在中国、日本、美国等设有海外记者站。每期发行约200万份。c.《韩国日报》全国综合性日报,1954年6月9日创刊,社址汉城d.《中央日报》全国综合性日报,1965年9月2日创刊,社址汉城,1974年起增办美洲版。目前每周出168个版,每天发行200万份左右。它在国内有6个分社和众多记者站,在美洲有20个分社,在中国和东南亚有6个分社或记者(4)目前新加坡的报业特点和主要报纸①特点目前新加坡报业相当发达。新加坡是个岛国,自独立以来一直由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执政,经济长期持续增长,人均国民收入逐步跃居亚洲前列。它又是东南亚交通、贸易、金融和信息通讯中心,这一切都为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使它成为东南亚的报刊出版中心。1982、1984年根据政府安排,新加坡报业又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几家大的报业公司联合组成新加坡报业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最大的持股机构是同政府关系密切的企业和银行,所以它实际上成了受政府问接控制的报业垄断组织②主要报纸a.英文的《海峡时报》、《商业时报》和《新报》由于英语广泛使用于政界、工商界以及上层社会,所以英文报纸对全国舆论至关重要。尤其是《海峡时报》历史悠久,创办150年来,除了日军侵占时中断三年半以外,一直在新、马地区发行,在国内和东南亚地区具有重要影响。b.华文的《联合早报》、《联合晚报》、《新明日报》、《星期5周报》联合报的前身是《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二者在1983年3月合并,然后分别出早报和晚报。早报平日版对开60多版,发行20万份左右;晚报平日版20多版,发行11万份。两家报纸都采用简体汉字,横排版面,它们不仅在新加坡华人社会很有影响,而且在东南亚各地都有不少读者,《新明日报》发刊于1967年,发行10万份左右。《星期5周报》是华文学生报,1991年创办,每周一期。在新加坡人口中华人约占77%以上,所以华文报纸的读者颇为广泛。c.马来文的《每日新闻》1957年创办,是新加坡惟一的马来文日报,发行4万多份。它的星期日版另外单独发行。d.秦米尔文的《泰米尔钟声报创办于1934年,是面向印度族读者的日报,1955年为新加坡报业控股公司收购
举一反三
内容
- 0
简述发展中国家报业发展历史的共同之点?
- 1
中国目前报业竞争的特点?
- 2
简述中国现代报业诞生的特点
- 3
亚洲报业在二次大战前的状况如何?
- 4
报业集团是拥有两家以上的报纸的报业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