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03
    临床使用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及适应证各有不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 抑制细胞色素P450固醇合成酶
    B: 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
    C: 干扰真菌核酸合成
    D: 抑制几丁质合成酶
  • B

    内容

    • 0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 A: 抑制细胞中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增加膜通透性 B: 阻止核酸合成 C: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D: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E: 抑制蛋白质合成

    • 1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A: A多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 B: B抑制真菌细胞膜角固醇的生物合成 C: C抑制真菌DNA的合成 D: D抑制真菌蛋白质的合成 E: E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结合

    • 2

      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 ) A: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B: 抑制蛋白质合成 C: 阻止核酸合成 D: 抑制细胞膜麦角固醇生物合成,增加膜通透性 E: 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 3

      咪唑类抗真菌药的作用机制是()A.()多与真菌细胞膜中麦角固醇结合()B.()抑制真菌细胞膜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C.()抑制真菌RNA的合成()D.()抑制真菌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真菌DNA的合成

    • 4

      二、B型题 氟胞嘧啶抗真菌作用的靶点是 A: 角鲨烯环氧化酶 B: 14位还原酶和7~8位异构酶 C: 真菌胸苷酸合成酶 D: 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14-α-去甲基酶 E: 微管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