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
- 设关系模式R(U,F),其中R上的属性集U={A,B,C,D,E},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DE→B,CB→E,E→A,B→D}。______为关系R的候选关键字。分解______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 A: ρ={R1(AC),R2(ED),R3(B)} B: ρ={R1(AC),R2(E),R3(DB)} C: ρ={R1(AC),R2(ED),R3(AB)} D: ρ={R1(ABC),R2(ED),R3(ACE)}
-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G)及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 C→D, BC→EG, E→B },有R上的一个分解ρ={R1(A,B,C,D),R2(B,C,E,G)},则该分解( )。 A: 既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函数依赖 B: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保持函数依赖 C: 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不保持函数依赖 D: 既不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不保持函数依赖
- 已知关系模式R(A,B,C,D,E,G)及R上的函数依赖集F={A→BC, C→D, BC→EG, E→A },有R上的一个分解ρ={R1(A,B,C,D),R2(B,C,E,G)},则该分解( )。 A: 既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保持函数依赖 B: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保持函数依赖 C: 具有无损连接性,但不保持函数依赖 D: 既不具有无损连接性,又不保持函数依赖
- 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F=AC→E,E→D,A→B,B→D。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是(21),(22)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22)处填()。 A: ρ={R1(AC),R2(ED),R3(AB)} B: ρ={R1(ABC),R2(ED),R3(ACE)} C: ρ={R1(ABC),R2(ED),R3(AE)} D: ρ={R1(ACE),R2(ED),R3(AB)}
- 设关系模式 R (U , F ),其中 : U= {A , B,C,D,E } , F={A → B , DE → B , CB → E , E → A , B → D}()为关系模式 R 的候选关键字。分解(此空作答)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的 A: ρ={ R1(AC),R2(ED),R3(B) } B: ρ={ R1(AC),R2(E),R3(DB) } C: ρ={ R1(AC),R2(ED),R3(AB) } D: ρ={ R1(ABC),R2(ED),R3(ACE) }
内容
- 0
已知关系模式R(A, B, C, D, E)及R上函数依赖集F={A→BC,C→D,BC→E,E→A},则分解ρ={R1(ABCE),R2(CD)}满足( )。 A: 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 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 1
设有关系模式R(U,F),其中: U={A,B,C,D,E},F={A→D,E→D,D→B,BC→D,DC→A} (1).求出R的候选关键字。 (2).判断ρ={AB,AE,CE,BCD,AC}是否为无损连接分解
- 2
关系模式R(A,B,C,D,E),R具有函数依赖A->;BC,D->;E,EC->;D,试把R分解为多个关系模式,使它们属于BCNF,分解具无损连接性,写出对应的关系模式。 A: R1(A,B,C),R2(D,E),R3(A,D) B: R1(A,B,C),R2(D,C) C: R1(A,B,C),R3(A,D) D: R2(D,C),R3(A,D)
- 3
设有关系模式R(课程,教师,学生,成绩,时间,教室),其中函数依赖集F如下: F={课程→→教师,(学生,课程)→成绩,(时间,教室)→课程,(时间,教师)→教室,(时间,学生)→教室} 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______。若将关系模式R分解为3个关系模式:R1(课程,教师)、R2(学生,课程,成绩)、R3(学生,时间,教室,课程)。其中R2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______。 设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F={A→BC,C→D,BC→E,E→A},则分解ρ={R1(ABCD),R2(CD)}满足______。 A: 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B: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保持函数依赖 C: 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D: 不具有无损连接性、不保持函数依赖
- 4
关系模式R(U,F),其中U={A,B,C,D,E},F={AC→E,E→D,A→B,B→D}。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是 (45) , (46) 是无损连接并保持函数依赖的分解。 (46)处填()。 A: ρ={R1(A,R2(E,R3(A} B: ρ={R1(AB,R2(E,R3(AC} C: ρ={R1(AB,R2(E,R3(A} D: ρ={R1(AC,R2(E,R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