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关注微信公众号《课帮忙》查题 公告:维护QQ群:833371870,欢迎加入!公告:维护QQ群:833371870,欢迎加入!公告:维护QQ群:833371870,欢迎加入! 2022-05-31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A: 为政以德 B: 刑、德并用 C: 小国寡民 D: 无为而治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A: 为政以德B: 刑、德并用C: 小国寡民D: 无为而治 答案: 查看 举一反三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老子说: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一。其次,侮之。——《道德经》 关于治国的评论“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出自 哪一部著作中有“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这样的治国评论?() ( )明确提出了身为领导者的四重境界,即:“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A: 老子 B: 孔子 C: 庄子 D: 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