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孔子的心理建设(形下)层面的是()。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德不孤,必有邻”
C: “居则曰:‘不吾知也。’”
D: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德不孤,必有邻”
C: “居则曰:‘不吾知也。’”
D: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D
举一反三
内容
- 0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 1
中国大学MOOC: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知我者,其天乎!”
- 2
子曰:“不怨天,________;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大学人文教程》P61【注释】孔子说:“我上不埋怨天,下不怪罪别人。下学人事而上达真理,知道我的,只有天了。”其实这句的重点在“学”字,能下学,自然能够上达,孔子反己自修,循序渐进,以致其知。知愈深而怨尤自去,乃至于无人能知,唯天能知之境。孔子于人事能竭尽诚恳,于天命能尽其信。孔子所叙述的为学,极其平实,又极其高远。
- 3
知 ①知道 ②知觉,感觉③见解,知识 ④了解 ⑤交好,交往 ⑥主持 ⑦zhì 通“智”。 (1)居则曰:“不吾知也。”( ) (2)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 (3)不知木兰是女郎( )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首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人不知而不愠( ) (6)孰为汝多知乎( )
- 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解释“不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