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r][/br](5.0)
A: 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 此五帝三王之 所以 无敌也
B: 犀象之器不 为 玩好 西蜀丹青不 为 采
C: 而 骏马駃騠不实外厩 士不产于秦, 而 愿忠者众
D: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者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 者 多
A: 所以 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 此五帝三王之 所以 无敌也
B: 犀象之器不 为 玩好 西蜀丹青不 为 采
C: 而 骏马駃騠不实外厩 士不产于秦, 而 愿忠者众
D: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 者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 者 多
举一反三
-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出的论点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A: 此所谓“籍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B: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也。 C: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亲,而愿忠者众。 D: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翻译: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 翻译: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翻译: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壁,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这个语段阐明了什么内容 (2)讲了几个常识常理? (3)逐客的危害是什么? (4)前后两部分是什么关系? (5)用了哪些论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