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据此可知宋代
A: 官僚势力衰微
B: 土地兼并缓和
C: 自耕小农衰退
D: 流民问题严重
A: 官僚势力衰微
B: 土地兼并缓和
C: 自耕小农衰退
D: 流民问题严重
C
举一反三
- 汉唐时期,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 ( ) A: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 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C: 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 土地兼并得到认
- 宋朝之后,政府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那为什么宋朝之前,政府不取消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的政策呢?
- 苏维埃共和国初期(1927年——1931年),根据地制定的土地法规有 A: 土地法草案 B: 井冈山土地法 C: 兴国土地法 D: 关于土地问题决议案
- 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兼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地兼并是地主扩大田产的唯一途径 B: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现象存在的根源 C: 宋朝土地兼并现象的频繁客观上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D: 土地兼并有利于增加国家的收入
- 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的法规是() A: 《井冈山土地法》 B: 《兴国土地法》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土地问题决议案》
内容
- 0
土地兼并导致
- 1
旧殖民主义的基本特点是() A: 经济兼并 B: 政治兼并 C: 资源兼并 D: 土地兼并
- 2
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
- 3
王莽改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官僚和大地主反对 B: 无地农民不满 C: 封建生产关系决定了土地兼并问题不能解决 D: 不许土地买卖,违背历史发展
- 4
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 )。 A: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 没收一切土地 C: 没收地主的土地 D: 按贫雇农人口分配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