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端部的上拱度可采用按()倍悬臂梁长度的简支梁计算挠度的1/2。
A: 1
B: 2
C: 3
D: 4
A: 1
B: 2
C: 3
D: 4
举一反三
- 上拱度值一般按以下规定设置()。 A: 现行最大活载(包括冲击)作用下为实测弹性挠度的1/2 B: ZKH或ZH活载作用下为计算静挠度的1/2 C: 悬臂梁端部的上拱度可采用按2倍悬臂梁长度的简支梁计算挠度的1/2 D: 连续梁的边跨按简支梁设置
- 悬臂梁端部的上拱度可采用按()悬臂梁长度的简支梁计算挠度的一半设置。 A: 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 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承受集中力偶Me。若梁的长度减少一半,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 A: 1/2 B: 1/4 C: 1/8 D: 1/16
- 在力学中,常将梁简化为()。 A: 外伸梁、简支梁 B: 简支梁、悬臂梁 C: 外伸梁、悬臂梁 D: 外伸梁、简支梁、悬臂梁
- (2010)图示悬臂梁自由端承受集中力偶M。若梁的长度减小一半,梁的最大挠度是原来的:() A: 1/2 B: 1/4 C: 1/8 D: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