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建的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A: 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 此时正是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 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 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A: 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 此时正是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 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 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C
举一反三
- 2012年11月3日,随着“雪龙”号破冰船缓缓离开天津码头,标志着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暨第5次南极天文科学考察正式拉开序幕。目前我国在南极洲已经建立了3个科学考察站。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的主要原因是()。 A: 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 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 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 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 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其主要原因是?需克服的恶劣天气是?
- ()是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黄河站 D: 昆仑站
- 2008年10月16日,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站”。中国南极昆仑站选址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冰穹A西南方向约7.3千米处,高程4087米。它标志着我国的南极考察将实现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南极内陆关键的跨越式发展。回答下列各题。为了保护南极环境,各国科考站正在积极研究如何利用当地优势能源,未来南极可大力发展的能源是() A: 风能 B: 太阳能 C: 水能 D: 煤炭
- 北京时间1月7日,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科考队到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选择此季节在南极建设科考站,是因为() A: 新年伊始,有较多的筹划时间\n B: 南极地区此时昼长夜短\n C: 为赶在春节前,向全国人民献份厚礼\n D: 南极地区正处寒季和极夜时期
内容
- 0
2014年2月8日,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 )正式建成并开站,也是第二个南极内陆站,其位于东南极内陆冰盖腹地。 A: 昆仑站 B: 泰山站 C: 长城站 D: 中山站
- 1
2009年1月7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1月27日,胜利建成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命名为( )。这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跻身国际极地考察的“第一方阵”,成为继美、俄、日、法、意、德之后,在南极内陆建站的第7个国家。 A: 昆仑站 B: 长江站 C: 中山站 D: 长城站
- 2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 )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85年2月20日,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 )胜利建成,标志着我国南极科学考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 长城站 B: 中山站 C: 昆仑站 D:
- 3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部分成员2月9日前往与中国南极长城站同位于乔治王岛上的巴西( )南极科学考察站,代表中国南极考察队拜访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科考站。
- 4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部分成员2月9日前往与中国南极长城站同位于乔治王岛上的巴西()南极科学考察站,代表中国南极考察队拜访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科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