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职教: 比较“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的异同。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认为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提出“比较成本说”,认为国家参与分工应遵循“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即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产品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两个理论都主张进行国际分工,实现自由贸易。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分别认为国际分工是建立在( )之上 A: 绝对成本和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和绝对成本 C: 比较成本和比较成本 D: 比较成本和绝对成本
- 1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分工建立在( )成本之上。 A: 绝对成本,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绝对成本 C: 比较成本,绝对成本 D: 比较成本,比较成本
- 2
主要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的理论是()。 A: 比较成本说 B: 绝对成本说 C: 产业内贸易说 D: 需求偏好相似说
- 3
约翰·穆勒提出的理论是() A: 绝对成本说 B: 要素禀赋论 C: 比较成本说 D: 相互需求论
- 4
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分别认为国际贸易建立在( )之上 A: 绝对成本与比较成本 B: 绝对成本与绝对成本 C: 比较成本与绝对成本 D: 比较成本与比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