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某进出口公司甲与美国某公司乙订立了一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由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一批货物,价格条件为CIF。甲公司向保险公司丙投保了一切险。该批货物用集装箱运输,先用火车从徐州运至连云港,后装上某远洋公司丁的S轮。甲取得提单后连同保险单等全套单据到议付行获得付款。S轮到目的港后,买方凭提单提取货物,但在验货时发现部分货物受损。经查货物受损发生在从徐州运至连云港的途中。下列关于本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甲向丙索赔
B: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乙向丙索赔
C: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乙向丁索赔
D: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丙无需赔偿
A: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甲向丙索赔
B: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乙向丙索赔
C: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应由乙向丁索赔
D: 对于该批货物的损失,丙无需赔偿
举一反三
- 越南甲公司向中国乙公司出口一批大米,买卖合同采用CIF术语 (Incoterms 2020),对货物保险的险别双方无约定。在约定的装船日期,甲公司将货物装船,承运人丙公司签发了清洁提单(提单载明受《海牙规则》调整)。该批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台风,大米被海水雨水浸湿,质量降低。根据本案案情,请判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应由越南甲公司向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 B: 应由越南甲公司向保险公司索赔 C: 丙公司应当赔偿本案货物损失 D: 本案货物损失应由中国乙公司自行承担
- 甲、丙两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将该批货物从北京运往广州交付给丙公司。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解除该合同,将该批货物出卖给广州的丁公司。甲公司与乙公司约定,甲公司负责将货物运到广州后交货。合同签订后,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地震而灭失。该货物损失的承担人是()。 A: 甲公司 B: 乙公司 C: 丙公司 D: 丁公司
- 2008年10月,中国某进出口甲公司与丹麦乙公司签订了一批货物的进口合同,以信用证方式付款,价格条件为CIF,由丙公司承运,该批货物投保了一切险。货到目的港后,中国甲公司发现这批货物的内在质量与合同的质量要求不符,遂请求银行不要议付,而乙公司提交的议付单据则与信用证的要求一致。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 A: 银行可以不向乙公司议付,因为乙公司提供的货物的内在质量与合同要求不符 B: 甲公司可以向丙公司索赔 C: 甲公司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 D: 甲公司可以向乙公司索赔
- 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货物买卖合同,约定乙公司向甲公司出售一批水果,由丙公司进行运输,乙公司支付运费,甲乙公司买卖合同的合同履行地是? A: 甲公司所在地 B: 乙公司所在地 C: 乙公司向丙公司交付货物所在地 D: 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货物所在地
- 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的货物,乙公司交货后,甲公司交由长途货运公司将货物运至外地仓库,货物仍在运输途中,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将货物卖给了丙公司。途中遭遇泥石流,货物全部损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B: 丙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C: 货运公司应承担货物损失的风险 D: 甲公司和丙公司应分担货物损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