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6-11
    以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 ,分析金融危机的成因、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什么中 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中国应该从这次危机中吸取怎样的经验和教 训?
  • 答:(1) 金融危机的成因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因是国际投机资本利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失衡、金融 体制不健全以及本币高估等问题兴风作浪 、肆意炒作,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 结构存在深层次问题。第一,经济结构失衡,“泡沫经济”过度膨胀。亚洲发展中国家多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 出口结构单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相互竞争激烈,在欧美紧缩市场、实行贸易保护主 义的时候, 出口开始下滑, 进口势头上升, 外贸赤字增加。如 1996 年泰国国内的私人消费 按现价计算比 1995 年增长 13 .4%,货物和劳务进口同比增长 14%,但出口却只增长 9 .2%。部分投资者盲目将大量资金投向房地产项目, 如 1996 年泰国金融机构贷给房地产 业的资金约占总贷款额的50% ,酿成“泡沫经济”。目前泰国、印尼 、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出 现大量房地产积压,造成银行呆 、坏帐激增 。第二,在金融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时候,盲目推动金融自由化,过早地开放了金融市场。 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投资比例过高,外国短期资本流入过多 。九十年代以来 ,泰国为吸引 外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 1990 年 4 月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有关 义务, 取消了经常项目国际收支的限制。1991  年, 开始减少对资本项目交易的外汇限制。 1992 年 ,允许国内投资者直接通过银行获得低息的外国资金。1994 年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 下的有关限制,如放宽入境可携带的外币限额,允许持有泰国离岸银行执照的外国银行在泰 国各城市设立分支机构等。1996 年,泰国的外债总额超过 900 亿美元, 占其国内生产总值 的 50%以上, 流入的外资中有 53%属于短期资本。由于未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央 行很难对短期的投机性资本流动进行调控, 一旦外资抽逃, 经济必受影响。第三,实行固定汇率制度,未能及时地调整汇率。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实行与美元固定 的联系汇率制度,九十年代以来,美国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成功地进行了结构调整,经济 持续增长,通胀率低 ,美元坚挺;东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通胀率高于美国,货币 明显高估, 出口竞争力被削弱。这时,他们未能及时调整汇率政策, 而是实行高利率政策, 指望吸引大量的短期外资,来弥补经常项目赤字, 使金融风险加大,最终爆发金融危机。第四,对迅速变化的国际经济环境缺乏相应的预测能力和应变能力。随着国际经济一体 化步伐的加快, 日益增多的国际资本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目前全世界现货、期 货和外汇交易合同日平均交易额为 1 .23 万亿美元, 是国际贸易额的 50 倍。由于东南亚国 家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和经济状况的恶化,其货币很容易成为国际投机商的攻击目标。在金融危机爆发前 ,已有许多专家指出了这一迹象, 但东南亚国家政府没有充分重视这些信息, 当危机最终爆发时 ,显得措手不及 ,采用的调控措施失当, 造成巨大的外汇损失 。第五,政治腐败 。亚洲有的国家政局不稳,有的政府更迭频繁,有的腐败蔓延,政府官 员与银行、财团、大企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也是加剧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2)金融危机的危害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会涉及方方面面,社会总会为之付出高昂的代价。不论是发展中 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屡受其害。亚洲金融危机则使一向欣欣向荣的亚洲经济倒退五六年, “东亚奇迹”黯然失色 ;①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日产生命公司 、三洋证券公司 、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 一证券公司接连宣告破产。1997 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后,泰国政府一次关闭了 56 家金融机 构。即使一些银行幸而没有倒闭,经营上也会困难重重。首先是盈利能力下降;其次是不规 范竞争增多;再次是银行体系的整体信誉下降,融资成本增加, 等等。②财政负担加重由于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及其与千百万中小存户的密切联系,各国在发生银 行危机时,财政都会出面救助。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印度尼西亚 、泰国、韩国、菲律宾 、马 来西亚仅重组其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就分别耗去了各国 1999 年 GDP 的58% 、50% 、29% 、 22% 、7%。日本为解决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 不止一次投入公共资金,给财政造成极大 的压力。③降低货币政策效率不稳定的银行体系打乱了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正常的联系规律。比如,货 币乘数有明显变化;货币供给量的利率弹性有明显变化,等等。在金融动荡期间所出现的扰 动,往往难以预计其摆动方向以及摆动幅度。这无疑会给货币政策的实施增加困难。④债务紧缩效应金融危机之后的萧条阶段银行信用必然过分紧缩并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1997 年由于银行抑制融资而直接造成的企业倒闭达 226 家。其中山一证券的倒闭 、八佰伴的破 产,都和融资困难有关。⑤金融危机的诸多不利影响最终都将打击经济增长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 1998 年,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长率跌至- 13 .7%,马来西亚跌至 -7 .5% ,韩国跌至-5 .8%,泰国跌至- 10 .8% 。(3)金融危机的防范措施①建立危机预警系统。通过构造一套预警指标体系, 使一国金融当局能在危机发生前有所准备。“选取的指标 主要是:国际储备的变化、实际汇率、国内信贷、对公共部门的信贷、国内通货膨胀率、短 期外债与 GDP 的比例 、贸易差额、出口、货币供应增长率、GDP 增长率、财政赤字等。把 这些指标组合成了一套预警指标体系,并力求恰当地赋予这些指标一定的权重,还有可能计 算出在某一特定时间后的 24 个月中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②稳定金融市场。一是动用外汇储备干预外汇市场。针对国际投资资本的侵入,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本外币 资金人市干预 ,以稳定汇率。1997 年 5~10 月,泰国、印度尼西亚 、菲律宾 、马来西亚的 中央银行先后动用近百亿美元外汇储备购买本国货币,以阻止本币贬值。二是提高利率,增加借用本币资金成本。提高短期利率的目的,在于拉高投机者在进行 卖空投机操作时借入本币的成本。 1997 年 5 月,菲律宾中央银行将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 10%提高到 15% 。 1997 年 7 月 20 日到 8 月 18 日,印度尼西亚中央银行将再贴现率由 7%提高到30% 。三是动用财政资金,稳定股市。1997 年 11 月 21 日,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国有企业将 净利润的 1%用于在雅加达股票市场上购买股票。更正规的形式是建立股市稳定基金。当股 价下跌到某一水平, 可运用基金进场护盘。四是保障金融债权 ,维护存款人信心。1998 年 1 月 27 日,印度尼西亚政府向所有银行 提供了储蓄业务和外债的全面保证 ,以维护储户和债权人的利益 。 1998  年, 日本修改存款 保险法,允许储蓄存款保险机构设立特别结算账户, 共可动用资金 13 万亿日元, 使原先不 在保险范围内的大额储蓄存款, 也可以获得保险 。③管理国际资本流动在稳定金融市场的措施中,暂时实施资本账户管制,特别受到关注。在管理短期资本 流动方面 ,最突出的建议就是对短期资本流动课税 。除课税手段外,还有很多直接管理资 本流动的手段。比如中国台湾为防范国际游资对岛内经济的冲击,在平时就建有多层次的 防范措施。其中如对于外汇进出台湾,就有每一家公司每年汇入汇出台湾资金的结售额度 各为 1 000 万美元的规定; 对于外资投资于证券市场, 有总限额的规定——外国机构投资 台湾证券的总额度为 7 .5 亿美元,有对单个外商的限额规定——最高不得超过 2 亿美元等 等。1997 年 7 月,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时 ,台湾股票交易所中外国证券投资仅占股市总 值的4% ,兴不起大风浪 。④重组和改革金融部门发生了金融危机,金融部门难辞其咎。在金融危机之后,大规模的金融部门重组和改革 势在必行。银行业的重组和改革被置于核心地位 。1997 年 11 月 ,泰国国会通过了 6 项旨在 改革金融业的法律。根据这些法律,财政部专门成立了“金融重组局”,负责各项金融重组 事务。⑤推进宏观及结构性改革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调整经济结构 。 1998 年 4 月 ,马来西亚便为防止 衰退而放松了财政政策 。(4) 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较小的原因, 国内外主要有以下几种解 释 :①资本项目没有开放,这就不存在国际短期资本急速抽逃从而引爆危机的机制。这在危 机时刻是有其关键意义, 但并不是惟一的原因, 也不是决定性的。②中国特有的金融结构,就效率来看 ,问题突出,可是从抗拒金融冲击的角度看,却又 较强。在中国, 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的 80%, 其中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 占间接融资总额的 70%。较小的金融市场和国家直接支持的银行信贷, 是外部冲击较难动 摇的。③国家综合债务水平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中国综合债务的特点是:银行不良资产 多,但政府债务、居民债务和外债却不高。若以政府内债、银行坏账以及外债表示国家综合 债务额,那么中国国家综合债务率(国家综合债务额/名义 GDP),在 1997 年为47%,1998  年也低于 50%。而同期日本 、泰国、印度尼西亚 、韩国的这一比率则分别达 114 .3%、 109 .3%、92 .7% 、75 .4% 。美国的同一指标长期在70% ,欧元区的标准为60% 。④中国经济具有活力,它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竞争潜 力。也正是具备这样的根基 ,才使得自身的金融脆弱性虽在不断累积的情况之下,却能够经 受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 1998 ~2000 年三年,中国 GDP 增长速 度虽然较之前数年有明显下降, 但仍分别达 7 .8% 、7 .2%和 8 .0%; 出口总值也依然持续 增长。实体经济的良好状态从根本上保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5) 中国应该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①短期资本流动性很强,与此相比,外国直接投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发展更为有利。 而且,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同时引进外国先进管理经验 、技术、人力资本以 及海外销售渠道。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所有这些相伴随的因素都与融资本身同等重要。因 此,当一个经济实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时,迫切需要创造出一个政策框架 ,鼓励外国直接投 资和长期资本流入,不鼓励短期贷款流入。②遭受危机严重打击的经济有许多短期资本流入被用来为证券和房地产市场提供融资, 引起这些市场过热。如果允许银行将相当大比重的贷款投向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则证券和房 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将导致这些贷款成为呆坏账,银行体系变得极为脆弱。所以,当泡沫破 灭,或者预期要破灭的时候,就会引起银行危机,使国际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触发货币危机。 为了防止泡沫和金融危机, 在放开资本市场的同时,加强银行监管是至关重要的。③在开放经济中,追求与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相符的政策的国家很快就会受到国际资 本市场的惩罚。对于一个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的经济,主要的政策是维护自由市场制 度 ,以便价格能够充分反映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和供需信息,制定并执行游戏规则,消除 外部性。这样的政策有助于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④在任何国家几家大的金融资本家联手对该国证券和货币市场的操纵在法律上都是 不容许的, 但目前几家大的国际投机家联手对他国货币市场的冲击却尚无法律可以制止 , 使经济规模小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和货币市场自由化时的风险大增 。面对不可避免的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应该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来发展经济以提高经济基本面的 健康程度 ,并改革和上述原则不相符合的政策制度,有序地推行金融、货币市场的自由化 来迎接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会和挑战。但为了避免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投机资本以 大吃小的一个手段, 国际间建立一个新的经济构架 ,防范国际投机资本的兴风作浪也是非 常必要的。

    内容

    • 0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由( )引发的 A: 美国次贷危机 B: 亚洲金融危机 C: 阿根廷金融危机 D: 英国货币危机

    • 1

      90年代影响最大的金融危机有() A: A墨西哥金融危机 B: B欧洲货币危机 C: C亚洲金融危机 D: D俄罗斯金融危机 E: E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 2

      按照危机不同层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属于() A: 货币危机 B: 债务危机 C: 系统性金融危机 D: 都不是

    • 3

      主要的金融领域都出现严重混乱指的是()。 A: 货币危机 B: 债务危机 C: 银行危机 D: 系统性金融危机

    • 4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和近年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都波及我国,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