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顶下的空间可处理成阁楼形式,当作为卧室用途时,在空间高度上应保证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应小于()m。
2.1
举一反三
- 住宅坡屋顶下的阁楼空间作为卧室用途时,在空间上应保证()。 A: 阁楼的一半面积的净高不小于2.1m,最低处净高不宜小于1.5m B: 阁楼的2/3面积的净高不小于2.1m,最低处净高不宜小于1.8m C: 阁楼的平均净高不小于1.8m D: 阁楼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45°
- 住宅坡屋顶下的阁楼空间作为卧室用途时,在空间上应保证()。 A: 阁楼至少有1/2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B: 阁楼至少有2/3的使用面积的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10m C: 阁楼的平均净高不小于1.80m D: 阁楼屋面的坡度不宜大于45°
-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超过()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在1.20至2.10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0m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内容
- 0
单层建筑物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净高不足( )的部位不应计算面积。 A: 1.20 m B: 1.40 m C: 1.60 m D: 1.80 m
- 1
对于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 )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
- 2
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等于2.10m的部位计算( )。 A: 一半面积 B: 全面积
- 3
下列关于坡屋顶内空间建筑面积计算,描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不足2.1m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B: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层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层高不足2.1m的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C: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净高超过2.1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到2.1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不计算面积。 D: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至楼面的净高超过2.2m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净高在1.2m-2.2m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净高不足1.2m的部位不计算面积。 E: 当设计不利用时,也应按规定计算建筑面积
- 4
单层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 A: 净高超过2.1m的部分应计算全面积 B: 净高超过2.1m的部分应计算一半面积 C: 净高在1.2~2.1m的部分应不计算面积 D: 净高在1.2~2.2m的部分应不计算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