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产权界定只能相对清晰?什么是产权界定的“公共领域”?
为了使资产的产权完全,或者被完整地界定,资产的所有者和对它有潜在兴趣的其他个人必须对它有价值的各种特性有充分认识,这在交易成本大于零的现实世界是永远也做不到的,因此,产权不可能被完全地界定。人们拥有一项资产,往往着眼的不是资产的所有属性,而是能给他带来利益的一个或者几个属性,当他们认为界定A属性对他是有利可图的,那么他们会尽力想去拥有资产的这个属性,因此,如果把资产的属性按照他们对主体的价值进行排队,那么产权界定就会有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界定一个属性给主体带来的净价值为零,而比这个价值更低的属性不会被界定。也就是说,产权的界定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产权界定的相对性,一项资产的有价值属性总会存在未被界定的情形,因而,产权界定中就必然会存在“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是巴泽尔产权界定相对性理论的关键术语,可概括为未明确界定的处于模糊状态之产权的集合。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以下属于产权界定、配置与保护的是哪几项?( ) A: 产权界定 B: 产权制度 C: 产权保护 D: 产权归属
- 1
为什么政府的参与可以提高产权界定的效率?
- 2
以下关于企业改制产权界定说法错误的是() A: 区属城镇集体资产的权属由各区县财政局界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证》不是合法.有效的集体资产界定文件 C: 产权清晰的全民所有制改制同样需要产权界定 D: 乡镇.村集体资产的权属由各区县乡(镇)农村经营管理站(办公室)或各区县农委界定
- 3
产权可以明晰界定
- 4
产权界定清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