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昂的诗歌善用比兴,索物托情,寓意全篇,表达自己的政治怀抱。( )
正确
举一反三
- 下列诗作,托物寓意、纯用比兴的是() A: 屈原《离骚》 B: 谢灵运《登池上楼》 C: 陈子昂《感遇》 D: 杜甫《登高》
-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出自()
- 下列评价,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 A: 是五言律诗 B: 托物寓意,纯用比兴 C: 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D: 隐怀理想幻灭的忧伤 E: 用语华美,工于炼饰
- 李商隐的诗歌善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及典故入诗。 A: 正确 B: 错误
- 下列评价,适用于陈子昂《感遇》(兰若生春夏)的是()。 A: A是五言律诗 B: B托物寓意,纯用比兴 C: C寄寓怀才不遇的感慨 D: D隐怀理想幻灭的忧伤 E: E用语华美,工于炼饰
内容
- 0
“索物以托情,谓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出自() A: 《诗集传》 B: 《文心雕龙》 C: 《毛诗正义》 D: 《斐然集》
- 1
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晋宋以来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批评。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和“()”,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 2
陈子昂讲的寓意指的是
- 3
作者表面写小丘的遭遇,实际暗示自己的遭遇,这种写法是( ) A: 托物言志 B: 借景抒情 C: 借代 D: 比兴
- 4
陈子昂的诗论主张是() A: “六对”、“八对”说 B: 提倡风骨和比兴 C: 要求诗歌补察时政 D: “象外之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