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如果两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则两国不会发生国贸贸易()
对
举一反三
- 如果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他们只生产钢铁和粮食两种产品。一开始,A国在钢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在粮食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B国刚好相反。如果,A国生产粮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得A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则( ) A: 两国之间不再有贸易产生 B: 两国之间短期内有贸易,长期没有贸易 C: 两国仍然可以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开展贸易 D: 两国仍然按照原来的模式开展贸易,但贸易量会减少
- 假如甲国在生产小麦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布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小麦,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布,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 两国均可从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B: 甲国获利,乙国亏本 C: 乙国获利,甲国亏本 D: 两国都不能获得利益
-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年,则( )。 A: 国同时生产X、Y产品,国不生产 B: 国生产Y 产品,国生产X产品 C: 国生产X产品,国生产Y产品 D: 国同时生产X、Y 产品,国不生产
- 假如甲国在生产大米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乙国在生产服装方面有绝对优势,现在两国参与国际分工,甲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大米,乙国把全部社会资源用于生产服装,在两国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同的情况下,两国发生对外贸易。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 两国均不能从中获得利益,而会两败俱伤 B: 甲国将会获利,乙国将会受损 C: 乙国将会获利,甲国将会受损 D: 两国均可在国际贸易中实现“双赢”
- 如果一个X国工人能生产3单位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Y国工人能生产4单位小麦或2辆汽车,则()。 A: Y国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X国没有比较优势 B: X国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Y国没有比较优势 C: Y国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X国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Y国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X国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内容
- 0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个x产品或1个单位的y产品,而且如果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 )。 A: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 D: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劣势
- 1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是100和90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是120和80劳动一年,则()。 A: B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
- 2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00和90人劳动一天,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和80人劳动一天,则() A: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B: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C: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D: A国同时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 3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假定A、B两国生产X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20人和110人劳动一年,生产Y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140人和100人劳动一年,则( ) A: A同时国生产X、Y产品,B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C: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D: B同时国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 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 )。 A: 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B: 两个国家和两种可贸易产品 C: 规模报酬不变 D: 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