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满密度分别为ρ1、ρ2不相混合的两种液体(ρ1≠ρ2),甲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乙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比较甲、乙两杯中的液体总质量得______。
A: m甲<m乙
B: m甲>m乙
C: m甲=m乙
D: 缺条件,无法判断
A: m甲<m乙
B: m甲>m乙
C: m甲=m乙
D: 缺条件,无法判断
B
举一反三
- 密度计是用来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密度计静止时,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img=167x130]17e0be0a25806f0.png[/img] A: 甲>;乙 B: 甲<;乙 C: 甲=乙 D: 无法比较
-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现在两容器中各放入一个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液体不溢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可能大于乙。 B: 若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C: 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等于乙。 D: 若两物体的体积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
- 离地面高度(不为零)相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已知m甲>m乙(以地面为零势面),则 A: 甲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B: 乙物体的重力势能大 C: 甲、乙物体的重力势能相等 D: 不能判断
-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小刚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A和B,将压强计的探头分别放在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比较甲、丙两图可知:丙图中橡皮膜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B: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乙图中橡皮膜在液体中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C: 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A的密度大于液体B的密度 D: 比较甲、丙两图可知: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
- 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若在A容器中倒入或抽出甲液体,在B容器中倒入或抽出乙液体,使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正确的判断是 A: 倒入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等于V乙 B: 倒入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大于h乙 C: 抽出的液体体积V甲可能小于V乙 D: 抽出的液体高度h甲一定等于h乙
内容
- 0
甲乙两杯各有一些水,如将甲杯中水的1/2倒入乙杯,则乙杯的水是甲杯的三倍,如最初将甲杯水的1/3倒入乙,
- 1
下列关于甲、乙两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若甲、乙两物体的线速度相等,则角速度一定相等。 B: 若甲、乙两物体的角速度相等,则线速度一定相等。 C: 若甲、乙两物体的周期相等,则角速度一定相等。 D: 若甲、乙两物体的周期相等,则线速度一定相等。
- 2
甲、乙两容器中都在进行AB+C的反应,甲中每分钟减少4molA,乙中每分钟减少2molA,则甲、乙两容器中的反应速率的比较是() A: 甲快 B: 乙快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 3
甲、乙两元素,甲原子的M层和N层的电子数分别比乙原子的M层和N层的电子数少7个和4个。则可推测甲、乙两元素的原子序数应当分别为()和() A: 34 B: 45 C: 23 D: 56
- 4
甲、乙两种煤粉,若(甲)<(乙),(甲)=(乙),(甲)>(乙)则( )煤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