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30日,甲公司向乙银行申请贷款200万元用于购买原材料。两个月后,乙银行与甲公司签订了借款合同,约定金额200万元,月利率8‰,还款期限2006年9月30日。同时,该借款合同中的担保条款约定:“甲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丙公司在担保方一栏加盖了公司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贷款到期后,甲公司因项目投资失败,未能偿还本息。乙银行要求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代为清偿借款,丙公司加以拒绝。乙银行遂将甲公司和丙公司一并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它们承担连带还款责任。问:1、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哪些基本的法律关系?2、本案中的保证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3、丙公司能否拒绝承担保证责任?为什么?
举一反三
-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万元,丙公司、丁公司为甲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丙公司、丁公司之间内部约定:丙公司承担60%的保证责任,丁公司承担40%的保证责任。但丙公司、丁公司在与债权人乙银行签订保证合同时,未约定各自的保证份额。还款期限届至,甲公司无力清偿欠款。有关本案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乙银行只能要求丙公司承担60%的保证责任 B: 乙银行有权要求丙公司就债权本息全额承担保证责任 C: 乙银行只能要求丁公司承担40%的保证责任 D: 乙银行有权要求丁公司就债权本息全额承担保证责任
- 甲公司因资金紧张向乙公司借款100万元,丙公司在借款合同上签字,但未表明其保证人的身份与保证方式。借款到期后,甲公司不能履行还款义务,乙公司主张丙公司承担责任。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丙公司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保证 B: 乙公司要求丙公司承担保证责任,丙公司可以主张先诉抗辩权 C: 丙公司不承担保证责任 D: 乙公司有其他事实证明丙公司为保证人的,可以要求丙公司承担一般保证责任
-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万元,丙公司和丁公司为甲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丙公司和丁公司之间内部约定:丙公司承担60%的保证责任,丁公司承担40%的保证责任。但与银行没有约定保证份额。还款期限截止,甲公司无力清偿银行贷款。有关该案例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乙银行只能要求丙公司承担60%的保证责任 B: 乙银行有权要求丙公司就债权本息全额承担保证责任 C: 乙银行只能要求丁公司承担40%的保证责任 D: 乙银行有权要求丁公司就债权本息全额承担保证责任
- 甲公司与乙银行签订了200万元的借款合同,丙公司作为连带保证人与乙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乙银行向甲公司提供了首期贷款50万元后,发现借款人甲公司未按照借款合同的约定用途使用银行贷款,于是乙银行决定停止发放第二期贷款100万元、解除借款合同,并要求甲公司提前偿还首期贷款50万元(不考虑利息等因素),遭到甲公司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借款合同解除,担保合同无效 B: 乙银行行使了不安抗辩权 C: 乙银行有权要求丙公司承担50万元的担保责任 D: 担保人丙公司对甲公司承担的民事责任50万元仍应当承担担保责任
- 甲公司向乙银行贷款100万元,丙公司、丁公司为保证人。根据保证人与乙银行的约定,丙公司的保证责任为80万,丁公司的保证责任为20万。如果甲公司到期不能清偿债务,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有()。 A: 乙银行只能要求丙公司承担80万元的保证责任 B: 乙银行只能要求丁公司承担20万元的保证责任 C: 丙公司承担了80万元的保证责任后,可以要求丁公司承担按份责任 D: 丙公司承担了80万元的保证责任后,只能向甲公司追偿,不能找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