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比较抗日战争前后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和中国音乐创作的变化。
(1)在作品的主题方面,抗日战争后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鲜明生动地反映了抗日战争这一伟大的民族革命斗争,“为民族存亡而斗争”自然成为这阶段一切音乐创作的主题。(2)在作品的形式方面,抗日战争后民族化、大众化的问题开始引起了音乐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利用民歌、小调填词的歌曲又大量涌现,各种民间音乐对新创作的形式(在音调上或乐曲结构上)明显地产生不同影响。(3)在作品的体裁方面,抗日战争后占主导地位的是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其中绝大多数是不带钢琴伴奏的。其次,反映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悲痛,以及反映在民族解放斗争中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的抒情独唱曲,也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歌舞、活报剧、说唱性的叙事歌曲。以及歌剧等体裁,也开始为人们所注意。(4)在作品的内容方面,抗日战争后群众歌曲的数量多得惊人,其内容大多数是正面概括当时的群众斗争生活和人民群众对这个神圣战争的坚强决心,反映当时广大革命群众暂与敌伪坚决斗争。
举一反三
内容
- 0
中国交响乐的特点是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基础,继续保持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 )
- 1
1906年,李叔同在东京独立编辑出版了刊物《( )》,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音乐刊物。 A: 音乐小杂志 B: 人民音乐 C: 音乐大观 D: 音乐研究 E: 中国音乐 F: 音乐创作
- 2
中国传统音乐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音乐
- 3
中国音乐史的历史分期其时间上限可追溯到中国音乐的起源,下限至当代。按整个历史朝代的发展,可分为() A: 中国远古音乐 B: 中国古代音乐 C: 近现代音乐 D: 当代音乐
- 4
【判断题】3 、王光祈从音乐理论的角度为中国近代音乐思想奠定了基调,他不仅向国内重点介绍了西洋音乐的作曲法、乐器法、音响学等方面的理论,而且对中国音乐和东方音乐颇有研究,从对中西音乐比较中提出了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